第一档:老师资质决定价格天花板
有意思的是,有些老师会按"级进度"。比如你孩子要冲钢琴十级,价格可能突然从300涨到500,别问为啥,问就是"专业增值服务"。
浦东某高端商场里的培训机构,玻璃琴房配施坦威,单课时收费比隔壁老破小区工作室贵40%。但话说回来,在恒隆广场弹琴和在家乐福楼上弹琴,体验确实不一样对吧?
1.包月制:2000-5000元/月(每周1-2节课)
适合时间自由的成年人,但缺课不退钱这事得问清楚
2.按课时买:
3.会员制:交年费享折扣
某连锁机构年费3万,单节课能从450降到280,但前提是你确定能坚持52周
有家长跟我吐槽,报的200元/节课程,结果每次去老师都在教"星星"后来才发现,低价课用的都是集体课教材,想学正经古典乐得加钱买"教模块"还有个更绝的——某机构把45分钟拆成"30分钟教学+15分钟练习指导"却按完整课时算。这操作,堪比奶茶店的"杯其实是小杯"。
这么说吧,如果你看到"99元体验课送价值299元大礼包"建议先查查老师资质。正经科班出身的老师,很少会参加这种地推活动。
普通家庭选250-350元/节的中间档比较稳妥。这个价位能找到上音毕业的年轻老师,教学大纲也规范。当然,要是冲着郎朗的师弟师妹去的,准备好钱包厚度翻倍。
1. 找音乐院校的勤工俭学公告栏,常有研究生接私活
2. 夏天淡季很多机构会推"拼团价"3. 二手平台转让的课程卡能打7折(但要确认剩余课时)
最后说句实在的,学钢琴最大的成本根本不是学费——是买钢琴的钱和陪练的命。不信你去问问那些陪孩子考级的家长,哪个不是把《车尔尼599》听得能倒背如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