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号称"30天学会《梦婚》"的课程,就跟健身房的"7天练出马甲线"差不多。钢琴是肌肉记忆+乐感+乐理的三重叠加,光是让手指记住88个键的位置就得花时间。我见过最夸张的学员,第一节试听课愣是找了五分钟的中央C...
这时候会出现第一个分水岭:
重点来了:每天练习时间要翻倍,否则就像烧水永远差最后那10度
想弹肖邦夜曲?李斯特狂想曲?实话告诉你:
下城音乐学院的老师说过一句大实话:"钢琴是用时间堆出来的艺术"## 那些影响进度的小妖精
1.年龄因素:
2.练习方式:
| 错误操作 | 正确姿势 |
|---|---|
| 每次从头弹到尾 | 分段攻克难点 |
| 只看手不看谱 | 视奏+盲弹结合 |
3.选老师雷区:
去年有个程序员学员问我:"每天加班到九点,还有必要学琴吗?"这么说的:
如果你想要的是朋友圈点赞,手机钢琴APP就够了;但要是想体验那种手指创造音乐的爽感,哪怕每周只练三次,两年后你也会感谢现在的决定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:在下城学钢琴就像养多肉,急不得躁不得。有人三年弹出《克罗地亚狂想曲》,也有人十年就爱弹《致爱丽丝》——关键是你想从黑白键里得到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