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学琴确实挺折腾的,光是买钢琴就得花好几万,现在呢?三大变化彻底降低了门槛:
上周就遇到个外卖小哥来试课,他说送餐路过总听见琴声,好奇进来看看。老师直接让他上手试了《小星星》——你猜怎么着?半小时就能两只手配合着弹了!所以说啊,现在学琴真不用搞得太严肃。
他们最让我服气的是不搞一刀切。比如常见的"厄钢琴基础教程"很多机构逼着所有学生按顺序练,但这儿的老师会观察你:
然后给你定制练习方案。有个退休阿姨就专攻《梁祝》这种旋律性强的曲子,反而进步特别快。对了,他们还有个绝招——视觉化教学。把五线谱转化成不同颜色的色块,像我这种看谱就头晕的,居然第三次课就能认全音符了。
这个问题被问得太多了!直接上数据:五彩城去年收的学员里,35岁以上的占了47%,最大的学员72岁。关键不在于年龄,而在于:
1. 每周能不能保证3次练习
2. 是否选对了适合的曲目
3. 有没有找到正向反馈的方式
有个银行柜员分享的经历特别有意思。他每天午休来练20分钟,把《卡农》设成手机铃声。有次客户听到后主动聊起音乐,居然促成了百万级理财单——你看,学琴的附加价值这不就来了?
别急着下结论,建议先做三件事:
我见过最离谱的例子是个自称"痴"的程序员,测试发现他其实有绝对音感,只是以前没人告诉他。现在人家都开始玩即兴伴奏了,你说神不神奇?
必须得说,钢琴培训确实不算便宜。但五彩城有个特别良心的设置——阶段性付费。比如先报12节课,觉得合适再续费。比起某些机构动不动要求买上百节课,这种模式压力小多了。
具体来说:
个人建议零基础先上小组课,等确定要深入学习了再转一对一。他们的教务系统还能实时查看剩余课时,完全不用担心被忽悠多缴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