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去年凤凰县光是新开的钢琴教室就有8家。倒不是突然冒出这么多音乐家,主要是现在家长们都琢磨着——让孩子学点能沉淀下来的东西。键盘乐器有个好处,弹错了立马能听出来,特别适合培养专注力。再说了,学琴又不分年龄,我们机构最大的学员68岁,上周刚弹会《梁祝》选段呢。
去年有家长跟我吐槽,花大价钱请了个"归教授"孩子学了半年连《小星星》都弹不利索。后来换了个本地师范毕业的老师,反而进步飞快。这事说明啥?适合的才是最好的。
现在市面上主要三种模式:
1.传统考级路线:稳扎稳打但容易枯燥
2.流行速成班:短期能弹曲子但基础不牢
3.混合创新课:我们机构用的就是这套,比如把周杰伦的歌改编成练习曲
有个真实案例特别有意思。上个月有个餐饮店老板来学琴,非要用切菜的手法练指法,结果你猜怎么着?老师干脆编了套《厨房进行曲》,现在人家都弹到车尔尼599了。所以说啊,学琴方法可以很灵活。
除了能弹曲子这种看得见的,更多是隐形好处:
我们做过统计,坚持学琴一年以上的学员,80%都养成了每日练习的习惯。这种自律性带到工作中,升职加薪的还真不少。当然啦,要是冲着这个目的来,建议直接报成人速成班更实在。
实话实说,学琴确实不算便宜。但你可以这么算账:
最后说点个人看法:现在很多机构把学琴搞得太功利了。其实吧,能坚持把一件事做五年,本身就是种了不起的成就。我们有个退休教师学员,学了三年才考过二级,但人家现在能弹二十多首老歌,每次同学聚会都是焦点,这不比硬逼着孩子考级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