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学钢琴其实和学骑自行车差不多——刚开始摇摇晃晃,找到感觉后就能享受飞驰的快乐。南头镇这几年冒出不少钢琴培训机构,但怎么选才不会踩坑?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。
最近路过南头镇文化广场,总能看到家长带着琴谱匆匆走过。仔细想想也不奇怪,钢琴这玩意儿确实有魔力:既能开发大脑,又能培养气质,关键演出时往琴凳上一坐,那范儿就出来了。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市面上的机构五花八门,光看宣传单都能看花眼。
我认识个宝妈,给孩子报了家便宜的工作室,结果老师连《小星星》都弹不利索。所以啊,选机构得擦亮眼。
先说硬件:
再说软件:
有个真实案例:南头镇中心小学的李老师,在"悦音琴行"学了两年,现在都能给校合唱团伴奏了。她跟我说,关键是老师会拆解难点——比如把《献给爱丽丝》分成十个小段慢慢啃。
这事儿得掰扯清楚:
注意看收费明细!有些机构会把教材费、演出服另算。我建议先买10节课试试水,别上来就交年费——万一不合适呢?
绝对不晚!南头镇农商行的王主任,45岁开始学琴,现在都能弹《梦中的婚礼》了。成人学琴有独特优势:
1. 理解力强(乐理知识学得快)
2. 自控力好(说练一小时就练一小时)
3. 目标明确(就想弹会某首曲子)
不过要注意,成人手指灵活度不如孩子,得专门找针对成人的课程。镇文化宫二楼那家"键"就有专门的成人速成班。
说实在的,看天赋。我邻居家孩子跟着APP学,半年就会弹《卡农》,但更多人自学三个月连手型都是歪的。钢琴这东西吧,错了没人纠正,养成坏习惯更难改。就像做饭,看菜谱和实际掌勺完全是两回事。
要是真想试试,建议:
这个问题就像问"上学要不要考试"考级确实能检验水平,但别魔怔了——见过太多孩子弹十级曲目像打字机,连《欢乐颂》都弹不出感情。南头镇艺术中心的周老师说得在理:"考级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,别本末倒置。"如果非要考,建议:
说到这儿想起来,去年南头镇考级通过率才67%,比周边镇区低不少。后来发现是有些机构为了赶进度,基本功都不教扎实。
刚开始真没必要买!现在租琴挺方便的:
南头古镇那家"琴声租赁"可以免费调律,比较划算。等孩子坚持满两年,或者你能弹完《菊次郎的夏天》,再考虑买琴不迟。
钢琴说到底就是个大型玩具,别搞得苦大仇深的。在南头镇学琴有个好处——文化氛围浓,经常能碰到琴友交流。上次在"音乐之声"行,看见个老奶奶带着孙女四手联弹,那画面比什么考级证书都珍贵。所以啊,找对老师、用对方法,剩下的就是享受音乐了。哪天路过琴房听见叮叮咚咚的声音,说不定就是你在弹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