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一上来就问"家强"先想清楚:
上周我假装家长把塘沽大街小巷的琴房逛了个遍,发现这些门道:
1.琴键磨损程度:重点看中央C键,要是漆都磨没了说明使用频率高
2.老师示范水平:别信宣传册,直接让弹段《梦婚》快板部分
3.教材厚度:用复印资料的赶紧溜,正版教材是最低底线
4.隔音棉厚度:至少5cm以上的才算专业琴房
5.家长等候区:放塑料凳的和有沙发的机构,服务质量差两档
(突然想起来得做个表格更直观)
机构类型 | 代表琴行 | 适合人群 | 雷点预警 |
---|---|---|---|
考级特训型 | 海音/柏斯 | 冲十级学生 | 作业量堪比高三 |
兴趣培养型 | 哆来咪/琴童之家 | 幼儿园小朋友 | 老师流动率高 |
成人速成型 | 蓝调钢琴社 | 上班族 | 和弦教学占比70% |
Q:为啥有的机构第一节免费?
A:哈!免费课老师通常是销售伪装,专门挑简单曲目让你产生"天赋异禀"错觉
Q:电子琴替代钢琴行不行?
A:千万别!手感差着十万八千里,就像用玩具方向盘学开车
去年陪我侄女选琴行时发现,塘沽火车站那家"悦音"挺实在——不搞考级绑架,老师会当着家长面调琴弦。最关键是他们的《拜厄》教材上全是密密麻麻的笔记,一看就是认真备课的。不过最近听说搬家了,具体位置你们得自己打听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