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一上来就问"多少钱"更该问的是"我想达到什么水平"比如:
有个真实案例:天河区张阿姨报了99元体验课,结果被推销3万块的"课"后来发现老师自己都没考过钢琴十级...
1.琴房隔音效果:敲敲墙壁,要是能听见隔壁在弹《野蜂飞舞》,这隔音基本白给
2.教材新旧程度:翻翻学生用的书,如果全是泛黄的《拜厄》...你懂的
3.老师示范水平:别光听销售吹,直接让老师弹段肖邦试试水
4.课时安排弹性:上班族最好找能周末+晚上约课的
5.退费条款:重点看"请假补课"和"中途退学"算
广州市场价大概是这样(2025年最新数据):
特别注意:有些机构把45分钟算1课时,报班前务必问清楚计时方式。海珠区有家机构搞"100送20",结果送的课时全是集体课...
1.别信"考八级":手指机能需要时间发育,急着考级容易伤手
2.电钢vs真钢:机构如果全用电钢琴,可能对力度控制训练不到位
3.课后练习:问问能不能免费练琴,珠江新城写字楼里的机构这点最头疼
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:越秀区老牌机构反而更重视基本功,他们的成人学员两年后普遍比速成班的弹得更流畅。
我觉得选机构就像找对象,关键看"三观合不合"比如:
最近发现个趋势:有些工作室推出"+音乐理论"套餐,其实对长远发展更有帮助。毕竟光会弹琴不懂乐理,就像会打字不会写文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