场地租金绝对是头号吞金兽。在一线城市,50平米的临街商铺月租可能飙到2万+,二三线城市也要5000-8000。有个取巧的办法:试试和社区活动中心合作,他们往往有现成的隔音教室,分成模式能省下不少。
装修这块,千万别被那些网红琴行的ins风骗了。最关键的隔音处理,每平米材料费大概300-500元。记得上次有个学员图便宜用了劣质隔音棉,结果隔壁广场舞的音乐比钢琴声还清楚...
设备采购清单长这样:
每月固定支出就像慢性病,得长期服药:
1. 教师工资:按课时分成的话,每节课要分走60-150元
2. 水电费:夏天开空调的日子简直是在烧钱
3. 教材乐谱:那些标价88元的考级书,进价其实...
4. 网络平台维护费:现在没个预约系统都不好意思开门
最容易被忽视的是隐性成本。比如钢琴每年至少调律2次,每次500元;还有那些试听后不报名的客户,你白搭进去的茶水和空调费。
看看同行怎么玩:
但定价真不是拍脑袋的事。上次有家店盲目跟风降价,结果老学员集体要求退差价,场面那叫一个难看。建议用这个公式:(年总成本÷年课时量)×1.5系数=保本单价
王老师的故事特别典型:他在郑州开了家工作室,前期投入18万,结果第一年只招到7个学生。后来把下午时段租给声乐老师,突然就扭亏为盈了。这事说明什么?空间利用率比招生简章重要十倍。
还有个血泪教训:某机构买了20台钢琴搞大教室,结果发现现在家长都要一对一教学。那些钢琴现在堆在仓库里吃灰,老板见到我就诉苦:"早知道该先做市场调研..." 终极问题:到底要准备多少钱?
给你三个版本答案:
重点来了——很多培训机构死就死在现金流断裂。记住这个比例:预留总投资的30%作为应急资金,特别是现在疫情反复,哪天突然停课,你还能撑多久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