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9/26 9:33:18     共 2153 浏览

一、先说说谭老师这个人

谭丽莉不是那种板着脸的严肃老师。第一次见她的人常会嘀咕:"老师怎么总笑眯眯的?"奇怪的是,她的学生上课反而特别认真。后来我才想明白,亲切感和权威性根本不冲突

她有个习惯动作:学生弹错音时,不会直接说""突然瞪大眼睛,等学生自己反应过来。这招挺绝,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,又培养了自我纠错能力。

二、谭氏教学法的三大绝招

1. 把乐理知识变成游戏

  • 节奏训练:用学生喜欢的流行歌当教材,比如把《孤勇者》的节奏型抽出来练
  • 音高记忆:自创"楼梯跳格子",让学生用身体感知音阶
  • 和弦理解:拿积木搭房子比喻和弦结构,小孩一听就懂

2. 阶段性目标管理

别的老师可能一上来就要求考级,谭老师会先做件事——给每个学生定制"地图"比如:

1. 第一个月:能完整弹奏《小星星》变奏版

2. 第三个月:可以边弹边唱简单儿歌

3. 半年后:尝试原创8小节旋律

3. 表演机会制造机

她工作室每季度办"音乐会"穿着睡衣表演。听起来滑稽?但效果出奇地好——没了正装的束缚,孩子们反而放得开。有家长告诉我:"自从参加这个活动,我家孩子上台手抖的毛病居然好了。"## 三、新手最常问的问题

"我家孩子手小能学琴吗?"老师会拿出她珍藏的录音——她最小的学生5岁时手才够到六度,现在照样能弹肖邦。关键不在于手的大小,而在于如何科学地训练手指独立性

"每天练多久合适?"她的答案可能让你意外:"开始阶段,每天15分钟比周末突击2小时更有效。"这不是偷懒,而是基于大脑记忆规律。她甚至开发了"碎片化练习法"练习拆成早餐前5分钟+放学后10分钟。

"一定要买钢琴吗?"这个问题她答得特别实在:"三个月用电子琴完全没问题,等孩子确定要长期学再投资。"整理了成都二手钢琴市场攻略,帮家长省下不少冤枉钱。

四、你可能不知道的细节

她工作室的钢琴永远调得比标准音低一点点。问过专业调律师才知道,这样更适合儿童尚未发育完全的听力。类似的小细节还有很多:

  • 琴凳高度会根据学生身高每周调整
  • 使用彩色谱子帮助视觉记忆
  • 每节课最后5分钟必定是音乐欣赏时间

五、个人观点时间

见过太多把孩子逼哭的钢琴老师,谭丽莉最让我佩服的是她化解压力的能力。有次目睹她处理一个闹情绪的学生:没讲大道理,而是突然弹起《猫和老鼠》的配乐,孩子破涕为笑的同时,顺便学会了切分音。

在遍地考级机构的成都,她坚持"先爱上音乐,再精进技术"显得有点另类。但看着她的学生们表演时发光的眼睛,你就明白——有些教育成果,真的不能用证书数量来衡量

话说回来,要是所有艺术教育者都能明白"兴趣是最好的节拍器"道理,可能钢琴房里会少很多哭声,多些笑声吧。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