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孩子抱着"课不好就搞艺术"的想法冲进琴房,结果发现要背的乐理比数学公式还多。钢琴高考其实考三块:
上周我去转了几家机构,有个销售拉着我说"我们去年浙音录取率98%"结果一问才知道他们把参加体验课的也算分母。常见的坑有这些:
1.师资造假:说是音乐学院教授,实际是在读研究生代课
2.课程注水:把200课时拆成400节半小时的卖
3.保过陷阱:合同里写着"退80%"但退的是学费不是集训费
我建议直接带着高考曲目去,别弹599糊弄人。重点观察老师三个动作:
有个真实案例:去年有个学生跟所谓""了一年,考前三个月换老师才发现之前教的踏板用法全是错的...
Q:家里没琴童背景,怎么判断孩子适不适合走专业?
A:先看孩子能不能每天主动练琴3小时以上,再带他去听场音乐学院毕业演奏会——要是坐不住还嫌难听,趁早考虑别的出路。
Q:集训营和私教哪个更适合小白?
A:建议前期私教打基础,考前半年再进集训。但注意!有些机构把集训营搞成集体刷题,那还不如在家练琴。
Q:为什么同样教肖邦,收费差十倍?
A:差别在老师能不能一眼看出你触键角度差5度,还有改谱子的权限——有些教授敢把高考曲目编订版直接给学生用。
去年接触过个姑娘,换了四家机构还是没考上,最后发现是节奏感天生缺陷。说这个是想提醒:钢琴高考不是肯吃苦就能赢的游戏。杭州靠谱老师确实有,但你得会问三个问题:"最近三年带过几个学生进复试?"看我弹一段即兴提建议?"每周回课视频怎么监督?"答案都在细节里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