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一听说爵士钢琴就头皮发麻,觉得要懂一大堆和弦知识。其实啊,入门阶段反而比古典简单——不用死磕车尔尼练习曲,不用纠结手型是否绝对标准。汉口某培训班的王老师说过:"讲究的是感觉,你先把C大调 blues音阶练熟,配上这个万能节奏型..."突然压低声音)具体是啥节奏型?往下看第三节就明白了。
武汉现在主流的培训班基本都采用混合教学模式。举个例子:
按武昌某学员的真实进度:
1. 第1周:搞懂12小节布鲁斯框架
2. 第1月:能给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加爵士和弦
3. 第3月:即兴solo时能自然运用"规避音"
不过要注意,千万别信那些"七天速成"的广告,爵士钢琴就像热干面——得慢慢拌才有味儿。
在武汉选机构得擦亮眼:
√ 看老师是否常驻演出场所
× 警惕永远只教考级曲目的机构
√ 试听课重点观察互动方式
去年有个朋友报的班,老师居然用周杰伦《告白气球》教swing节奏,这种接地气的教学才靠谱对吧?
除了能耍帅之外,经过系统训练后:
江汉路有家咖啡厅的老板就是培训班学员,现在每周即兴演出能省下请乐队的开销。
说到底,爵士钢琴最迷人的地方在于——没有绝对的对错。就像武汉的天气,昨天还暴雨今天就放晴,音乐本来就应该这么自由。下次经过琴行听见有人在试弹《Take Five》,说不定那就是三个月后的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