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其实学钢琴根本不像想象中那么难——至少腾冲英昌钢琴培训的学员们都是这么说的。今天咱们就来聊聊,为什么这家藏在云南边陲小城的钢琴教室,能让学生们从"来咪都认不全"能在亲友面前露一手?
刚接触钢琴的人啊,普遍有三个担心:手小够不着八度、看不懂五线谱、坚持不下去。英昌的老师直接甩过来三句话:"小朋友的手都能弹肖邦,你慌啥?"五线谱就是钢琴界的拼音,三节课包会"咱们这儿退课率不到5%,知道为啥不?"他们有个特别实用的入门方法:
别的机构一上来就让练《哈农》,这儿偏不。英昌的教材都是老师自己编的,封面上就写着"枯燥"四个大字。举个例子,教节奏型的时候,他们会让你:
1. 用手机拍下走路时的脚步声
2. 把生活里的声音归类成二分音符、四分音符
3. 最后才引入正经的节拍器
有个50岁的学员张阿姨说:"节拍就是炒菜时的铲子声,早说啊!"接地气的教法,让很多成年学员特别受用。
说实话,钢琴培训机构的琴要是不行,那真是误人子弟。英昌的18台立式钢琴全是日本原装进口的,定期调律不说,最贴心的是——每台琴下面都放着脚凳。你可能觉得这是小事,但对于身高1米5的学员来说,够不着踏板可是大问题。
他们还搞了个"琴房开放日"周末可以让家属来试弹。李老师有句话特别在理:"让家里人听听孩子弹琴的进步,比你说一百句'我在好好学习'都管用。" 四、价格和时间怎么安排最划算?
很多人纠结报大课包还是小课包,我的建议是:先上体验课,再决定。英昌的收费在腾冲算是中等偏上,但胜在透明——所有费用打印成表格贴在墙上,包含什么不包含什么写得明明白白。
比较聪明的做法是:
这个问题我问过英昌的创办人杨老师,他反问我:"你知道为什么咱们教室的窗户特别大吗?"见我没答上来,他笑着说:"要让学生看见自己手指下的音乐,正在让窗外的三角梅跟着摇晃啊。"真的,在这儿学琴的人,很少讨论考级证书。倒是有个开茶馆的学员说,现在客人点《月光下的凤尾竹》,他能即兴弹出三个版本。这可能就是音乐最实在的快乐——能把生活过成流动的乐章。
说到底,钢琴不过是表达自我的工具。在腾冲这样的地方,英昌最难得的是没把学琴搞成高高在上的艺术崇拜,而是让它变成像喝茶、散步一样自然的生活习惯。要是哪天你路过山脚下的玻璃琴房,看见有人边弹琴边对着玉龙雪山发呆,那准是他们的学员没跑儿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