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老师资历是价格分水岭
举个真实例子:去年在南山路某机构,某位拿过李斯特比赛奖的老师,单节课敢收680,但排队报名的家长能排到断桥...
2. 上课地点直接影响成本
3. 课程包装的猫腻
"德国进口教学体系"只是买了套教材,"英皇考级指定"未必真有考官资质。这些包装词能让课时费凭空涨20%,但实际效果嘛...你品,你细品。
▌套餐陷阱
"50节送10节"听着划算对吧?但很多机构中途换老师、改规则。建议先买10节试水,好的老师不怕你跑单。
▌设备附加费
遇到过收"高端钢琴使用费"的吗?其实西湖区90%的培训机构用的都是同一批国产海伦钢琴,别为这个多掏钱。
▌考级捆绑
有些机构把考级报名费翻倍收,还强制买指定曲谱。记住:正规考级报名永远只在官网!
1.试听课要会看门道
别光听老师炫技,注意三点:
2.性价比之王组合
推荐找音乐学院的研一学生,他们:
去年在曙光路就发现有老师组这种"师兄师姐课"机构便宜40%
3.旺季淡季价差大
寒假前是涨价高峰,暑假后反而容易砍价。有个冷知识:每年3月机构要冲季度业绩,这时候砍价成功率最高。
如果你就想弹个《梦中的婚礼》发朋友圈,真没必要报12800的年度课包。现在很多工作室推出"20节成人速成课"效果不比传统的差。
但要是孩子要走专业路线,建议盯着两类老师:
1. 自己带学生打进过肖邦青少年比赛的
2. 在浙音附中任教过的
贵是贵点,可这些老师能帮你少走五年弯路。
最后说个扎心事实:西湖边那些挂着"大师课"的,十家里有八家主力老师其实是声乐专业转行的...所以啊,交钱前务必查教师毕业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