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年头会弹钢琴的人不少,但能把"多来米"讲得让小孩咯咯笑、让成年人放下压力的老师真不多见。我们机构办了8年,最骄傲的不是考级通过率(虽然确实有98%),而是有个60岁的阿姨学员说"终于圆了少女时代的梦"我们需要这样的伙伴:
教过孩子的都知道,5岁小朋友的注意力比金鱼还短。我们有个老师发明了"恐龙和弦游戏"现在孩子们抢着来上课。如果你有办法让琴房变成游乐场,这儿有15个等着你的小可爱。
很多上班族就想弹个《梦婚》求婚用,结果被逼着练两年哈农。我们开发了30天情景化课程,需要懂心理学的老师——毕竟教成年人最大的难点是克服他们的"我肯定学不会"### 线上陪练督导
疫情后线上课爆单,但发现个问题:学员自己练琴时姿势歪到外星去了。这个岗位不用你教新课,就盯着屏幕喊"抬起来!"别用指甲戳琴键!"时薪比奶茶店高3倍。
上周刚有个老师买房了——不是靠工资,是靠我们独创的"学员续费分成制"来说:
1. 底薪比同行高10%(明码标价写合同里)
2. 每带满5个学员涨一次课时费
3. 暑期集训奖金够买台电钢琴
教学设备?这么说吧,去年有个家长试课后问:"钢琴键盘会发光是不是很贵?"那是给初学者的智能反馈系统,全校区32间琴房都配了。
去年最佳新人教之前是幼儿园老师,现在她的学生都叫她"弹琴的魔法阿姨"有三周带薪培训,老教师会手把手教你怎么应对:
不过有个硬条件:至少得弹完车尔尼299,毕竟我们要对学员负责。
周一下午通常最热闹:
14:00 给4岁双胞胎上亲子课(妈妈也得一起唱)
16:00 华尔街回来的大叔总把肖邦弹得像股票走势图
19:30 初中生偷偷问你"能不能教《孤勇者》改编版"
空档时间可以撸猫——前台收养的流浪猫"扎特"治教师焦虑。
见过太多机构把老师当耗材用,我们创始人就是因为受不了这个才出来单干的。现在团队23人,有中央院毕业的,也有自学成才的,共同点是都觉得教琴不该是机械运动。
如果你准备简历时在想:"把大学时组乐队的经历写进去?"——写!我们就爱这种有生活气的老师。直接带着谱子来面试吧,弹错两个音没关系,关键是让我们看到你对音乐还有那股热乎劲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