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当黑白琴键遇见青山绿水,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这次咱们钢琴培训班的春游可不止是简单的玩耍,简直是把音乐课堂搬进了大自然里!下面我就带大家看看这场特别的活动,保证让你看得心痒痒。
为啥要带琴童去春游?
说实话,刚开始听说要组织春游,有些家长还嘀咕:"练琴时间都不够,还出去玩?"但咱们老师说了,音乐源于生活啊!老关在琴房里练琴,弹出来的曲子能有多少真情实感?这次春游就是要让孩子们:
你看,这不比死磕那几个小时琴强多了?
出发前的准备可不少
活动前一周,班级群里就炸开了锅。老师们反复确认:
最特别的是,老师还让每人准备一段即兴旋律!这可难倒了不少小朋友,平时都是照着谱子弹,突然要自己创作,心里直打鼓。
路上就开始了音乐游戏
大巴车上一点儿都不无聊!老师带着玩"接龙"一个人哼几个音,后一个人接着往下编。刚开始大家还扭扭捏捏的,后来连最害羞的小美都参与了。有个叫明明的男孩特别逗,每次轮到他都故意跑调,把全车人笑得前仰后合。
目的地比想象中还棒
我们去的这个农庄,有片超大的草坪,边上还有条小溪。一下车,孩子们就像出笼的小鸟,但老师马上组织了第一个活动——"声音采集"每人发了个录音笔,要去找寻:
1. 风吹树叶的沙沙声
2. 溪水流动的哗哗声
3. 鸟儿的鸣叫声
4. 自己走路时的脚步声
你猜怎么着?后来这些声音都成了下午创作的素材!
午餐时间的惊喜
吃饭时突然下起了小雨,大家赶紧躲进凉亭。本来以为要扫兴了,结果老师变戏法似的拿出几把口风琴,带着大家合奏《雨中旋律》。雨水打在凉亭顶上的声音,居然成了最天然的伴奏!这个意外插曲反而成了很多孩子记忆最深的片段。
下午的创作工作坊绝了
吃完饭,重头戏来了——分组创作!要求用上午采集的声音做背景,结合准备的旋律,编个简短的小曲子。每个组都分到:
我们组的小林平时在班上不算突出,这次却提出了超棒的主意——用溪水声当低音部,鸟叫声做高音点缀。最后表演时,连老师都竖起大拇指。
返程时的变化很明显
回程的大巴上安静多了,不是大家玩累了,而是都在埋头写写画画。原来不少孩子突然有了创作灵感,急着把旋律记下来。有个家长后来跟我说,她女儿回家后连夜把曲子完善了出来,现在成了她的原创代表作!
我的几点感想
通过这次活动,我算是明白了,音乐教育真不能太死板。你看那些世界级的钢琴家,哪个不是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?关起门来练技术固然重要,但走出去感受世界同样关键。
另外啊,集体活动对琴童的心理健康特别有帮助。学琴这条路挺孤独的,有这样的机会认识同路人,互相鼓励,比家长说一百句"加油"都管用。
最后说句实在的,这种活动对老师的挑战其实最大。要操心安全,要设计内容,还得随时应对突发状况。但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脸和意外的收获,一切都值了。下次要是还有这样的活动,我肯定第一个报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