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在长春学钢琴的孩子里,每3个就有1个卡在考级准备阶段。别担心,今天咱们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,把钢琴考级那点事儿掰开揉碎聊明白。
(突然停顿)先别急着问"考级"得把基本概念整清楚。钢琴考级就像打游戏通关,从一级开始慢慢往上刷,国内主流的有音协考级和央院考级两种。长春这边考点主要集中在:
有个真实案例:去年有个叫小雨的姑娘,在桂林路某机构学了8个月就去考三级,结果...(卖个关子)后面会讲到她。
(挠头)这个问题特别关键!我见过太多人踩坑。选老师要看三点:
1.别光看证书:有个老师钢琴十级但根本不会教
2.试听课必须上:感受老师说话你能不能听懂
3.价格不是唯一标准:200/节和80/节的我都试过...
(突然想到)对了!长春现在有个特别的现象——很多退休的老教授其实教得特别好,价格还实在。比如东北师大的张教授,带的学生考级通过率95%以上。
说到练习,(叹气)太多人在这栽跟头。记住这个口诀:
> 慢练是爹,分手练是妈
> 节拍器当爷爷,录音机当奶奶
具体时间安排可以这样:
(突然拍大腿)差点忘了说!长春冬天暖气房里练琴要特别注意湿度控制,去年有架雅马哈钢琴因为太干燥直接裂了...
这里有个小秘密:其实考级曲目是可以讨巧的。比如:
1.避开热门曲目:大家都弹《牧童短笛》考官会烦
2.选有对比的:快慢结合展示全面能力
3.适当炫技:加个小颤音什么的...
(突然插话)说到这儿得提下开头说的小雨,她就是选了冷门中国作品《彩云追月》,虽然技术不是最完美,但胜在有特色,最后拿了良好。
考试当天,(深呼吸)记住这几个关键点:
长春考点有个特别要注意的——冬天考试时,一定要提前去暖手!去年有个考生手指冻僵了,弹《革命练习曲》像在敲木鱼...
(左右张望)这话可能得罪人,但确实存在:
1. 连续考级最好隔半年
2. 考官更看重音乐性而非速度
3. 适当和考官眼神交流有奇效
4. 考完别急着问成绩...
说到这个,想起去年在省文化活动中心考场,有个孩子弹完给考官鞠了一躬,印象分直接加满。
(纠结状)这个问题特别容易吵起来...我的建议是:
说实在的,考级这事儿吧,(停顿)就像吃麻辣烫,有人非要凑够十级才觉得圆满,有人觉得五级够用就收手。重点不是那个证书,而是过程中培养的专注力和审美能力。
长春现在有个特别好的变化——越来越多的考官开始注重音乐表现力而非死磕技术。去年有个孩子弹《献给爱丽丝》虽然错音好几个,但把曲子的情感表达得特别到位,最后居然拿了优秀...
(突然收住)哎呀,说得有点多了。总之记住,钢琴是时间的艺术,急不得也慌不得。要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,随时可以找当地靠谱的老师聊聊。毕竟在长春这么冷的地方,能坚持学琴的都是真爱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