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说就是“拧螺丝的”,这话对也不对。调音的本质是解决三个矛盾:
举个实际例子:哈尔滨冬天暖气房湿度不到30%,琴键缝隙能塞进两张银行卡;夏天雨季湿度飙到80%,榔头呢毡都能长霉。这时候光会拧扳手可不行,得知道怎么用防潮管+静音烘燥法。
1.工具迷信
花3000块买日本进口调音扳手,结果把弦轴拧豁了——其实国产碳钢扳手配磁力定位器就够用,关键看手法。
2.证书焦虑
有人拼命考美国PTG认证,却不知道哈尔滨本地琴行更认中国乐器协会的《钢琴调律师》职业资格证,考试费便宜60%。
3.上门恐惧
第一次去客户家,发现是台1962年的老聂耳立式琴,音板都开裂了。这时候记住三不原则:不承诺效果、不动结构件、不收押金。
哈尔滨现在有6家机构开调音课,我挨个试听过。这么说吧:
重点来了:一定要选带实习保险的机构!去年有个学员在松北区调音时摔裂了客户的大理石地板,没保险得赔2万8。
Q:手残党能学吗?
A:这么说吧,我见过左撇子用反手调三角钢琴的。关键练四点定位法——食指抵弦槌,拇指控扳手,小指测张力,无名指当保险。
Q:多久能接单?
A:每天练3小时的话,三个月后能调准85%的音(误差±3音分)。但要想处理同度不纯或八度偏移这种高级问题,至少得摸过100台琴。
Q:会被AI取代吗?
A:雅马哈的自动调音机器人现在调一台要6小时,收费比人工贵3倍。遇到断弦或者轴钉松动,还得人类师傅上手。
这行就像哈尔滨红肠,看着粗放其实讲究得很。与其纠结“有没有天赋”,不如先去找台旧钢琴,试试能不能听出440Hz和442Hz的区别——能分出来的耳朵,就已经赢在起跑线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