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深吸一口气)说实话,第一次接触钢琴的人最怕什么?花冤枉钱?找不到好老师?还是根本坚持不下去?我在上海英皇钢琴培训中心当课程顾问这五年,见过太多小白学员踩同样的坑。今天就掏心窝子聊聊,为什么有些人的钢琴永远停在《小星星》...
先说个扎心的事实:市面上80%的"钢琴教师"只比你多练过两年考级曲。英皇的师资审核表长这样:
你猜怎么着?去年我们拒掉37份简历,就因为发现有人把"带过两个亲戚孩子""教学经验"## 琴房里的隐形消费清单
记得有个学员拿着某机构的价目表来对比,表面课时费便宜30%。后来她算账才发现:
英皇的收费模式就三句话:
1. 报名时给完整价目表,精确到每一节课
2. 所有辅助教材提供PDF版免费下载
3. 考级辅导包含在常规课时内
(突然想到)对了,如果听到"报名送价值2000元大礼包"建议直接问清楚——上周有学员发现所谓礼包是20节体验课,每节只能用10分钟...
总有人问我:"28岁才开始学,是不是永远弹不了《梦婚》?"我们有个42岁的学员,零基础起步18个月后:
关键在训练方法:
1. 前三个月每天只练15分钟(但必须每天)
2. 用手机APP实时监测手指力度曲线
3. 每周末拍练习视频,老师逐帧分析动作
(挠头)说真的,那些让你每天苦练2小时的机构,可能根本不懂成人骨骼肌的恢复周期...
去年双十一,有个学员图便宜买了3000块的电子琴,结果现在:
建议至少看这些参数:
(突然激动)千万别信"先买便宜的试试"鬼话!手感不对形成肌肉记忆,改起来比从头学还难...
去年有个家长拿着某协会十级证书来咨询,我们测试后发现:
现在业内公认的证书含金量:
1. 英皇考级(ABRSM)>伦敦音乐学院>中央院
2. 只看演奏级没用,必须同时通过乐理考试
3. 八级以上要求视奏原创段落
说个行业内幕:有些机构通过"押题"让学员跳级考证,这种证书申请国外院校时会直接被扔进垃圾桶...
小编最后说句得罪人的话:要是遇到承诺"包过八级"的机构,赶紧跑。钢琴这东西啊,所有捷径都是弯路,所有慢功夫才是真捷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