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说个冷知识:90%放弃学钢琴的人,都死在第一个月。不是手指不够长,而是被五线谱吓得脑壳疼。这边的张老师有套野路子教法——把五线谱画成地铁线路图,高音谱号是1号线,低音谱号是2号线,那些小蝌蚪就是换乘站。我当初看到这个比喻直接笑喷,但真特么管用啊!
重点来了,他们的生存法则就三条:
1.手型不对会残废?
纯属扯淡!老师原话:"又不是要你考茱莉亚音乐学院,先弹出声儿再说"
2.必须每天练2小时?
他们有个学员是外科医生,每周就来突击1次,现在照样能弹《天空之城》
3.电钢琴会毁手感?
教室里用的就是罗兰电钢,老师说现代型号的键重堪比真钢,还不用调音
4.年龄大了记不住?
课程设计像打游戏通关,每解锁一个技能就发实体勋章(我集齐7个换过星巴克)
5.学费特别贵?
算笔账:买杯奶茶30块只能快乐5分钟,这里200多一节课能爽45分钟
Q:真能3个月弹曲子?
A:看你怎么定义"弹曲子"允许放慢速度+错几个音,我们班那个65岁阿姨都能整段《致爱丽丝》了。但老师特别实在:"想弹肖邦?建议先准备三年份的耐心"Q:要不要自己买琴?
老师说前两个月完全不用,商场10楼有琴房,15块钱能练半小时。等确定不会三分钟热度了,再考虑租琴回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