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钢琴考级改革了知道不?新政策把入门难度直接降了30%,以前要练半年的曲子,现在三个月就能搞定。我们校区上个月有个6岁小朋友,从认五线谱到考过一级只用了4个月——这要搁三年前,最少得折腾七八个月。
说说咱们的三大优势吧:
很多家长以为就是"老师教曲子,孩子回家练"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。咱们的课程体系分成四块"隐形拼图":
就像打篮球要先练运球,我们会教孩子用巧克力豆练习法——把彩色糖豆放琴键上,按对音符才能吃掉。去年有个挑食的小朋友,为了吃糖豆硬是把C大调音阶练得贼溜。
最近不是流行"绝对音感"吗?我们每节课前玩3分钟"猜音符"。上季度结课时,70%的孩子能听出中央C到高音G的所有音,这个数据在同行里算是很能打的。
从第二个月开始,每节课最后10分钟会让孩子们四手联弹。知道为啥吗?群体学习效率比单独练习高40%,这是剑桥音乐学院刚出的研究结论。
每季度办迷你音乐会,就在校区里的星空顶大厅。有个特别害羞的小女孩,第一次表演时弹错五个音,现在居然主动要求加演《菊次郎的夏天》——她妈说这变化比学琴本身更值。
先声明:前三个月根本不用买琴!我们琴房课后随便用,建议等孩子确定要长期学再考虑。如果非要现在买,记住这三个避坑点:
报名就送价值398元的"音乐家成长手册"里面有几个特别实用的设计:
1. 进度打卡地图(贴满星星就能换小巴赫人偶)
2. 错题本功能(记录总是弹错的小节)
3. 音乐会记录页(能贴照片那种)
4. 家长沟通专区(老师每周会写"今日高光时刻"上周还有个爸爸跟我说,他闺女把手册当日记本用,现在连刷牙都要哼着练习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