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找""或者"离家近"但其实啊,教学体系才是核心。艾范儿有个特别有意思的"关模式"把枯燥的乐理知识拆解成30个小关卡,每过一关能解锁新曲目片段——这招对成年人特别管用,就跟打游戏攒经验值似的。
他们的教师团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:绝对不说"弹不对",而是改成"试试另一种指法"去年有个50岁的学员王阿姨,就是因为这句话坚持下来的,现在都能给孙子弹《小星星》变奏曲了。
先说个冷知识:90%的学员报名时都自称"音不全"。艾范儿的张老师有句口头禅:"钢琴又不是卡拉OK,要什么天生好嗓子?"他们开发了一套"颜色音符"法,用不同颜色贴纸对应琴键,零基础学员第一天就能弹出《欢乐颂》前两句。
这里分享个真实案例:程序员小李来学时连do re mi都分不清,三个月后在公司年会上弹了《梦中的婚礼》——虽然中间弹错了三个音,但全场掌声比领导讲话时还热烈。你看,弹错根本不影响感动别人。
别被"每天两小时"吓退!艾范儿的建议特别实在:
他们教室里有块很有意思的"进步墙"贴满了学员第一次和最近一次弹奏的录音便签。有个六年级学生写的便签特别逗:"原来我妈没骗我,练琴真的比写数学题有意思。"## 四、成人学琴最怕什么?
不是学不会,是怕被当小孩教。艾范儿的成人班有三不原则:
1. 不强行要求考级
2. 不布置《车尔尼》练习曲
3. 上课可以随时喝咖啡
去年有个班特别有意思,八个学员集体要求学《权力的游戏》主题曲,老师真给编了简化版谱子。现在他们建了个微信群叫"斯特洛琴友会"时不时约着去琴房"合战"王主题曲。
这个问题每个月都有学员问。这么说吧,如果你家房子隔音不太好,或者预算有限,两千块的电子琴完全够用。艾范儿地下室里就放着五台二手电子琴,专门给学员免费练习用——据保洁阿姨说,使用率最高的是那台贴满卡通贴纸的粉色琴。
不过要提醒的是,等学到《致爱丽丝》这种曲子时,最好还是换真钢。有个学员在电子琴上练了半年,第一次碰三角钢琴时说:",这手感跟撸猫似的,会上瘾!"要说个人观点,我觉得现在成年人学钢琴最好的时机。不像小孩被家长逼着学,咱们纯粹是为自己开心。上周去艾范儿采访,看见个穿西装的大哥下班后来练琴,他说:"谈崩了项目来这弹半小时,比喝闷酒强多了。"你看,钢琴在现代人这儿,早就不只是乐器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