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其实学钢琴没那么吓人。我见过太多人站在琴行门口探头探脑,想试试又不敢进门的样子。今天咱就唠唠吕梁这家贝多芬钢琴培训,看它到底能不能让完全不懂五线谱的人,几个月后也能弹个像样的曲子。
首先得说说他们的"三不原则":
我第一次去试课就发现,老师会先问你:"有没有特别想弹的曲子?"哪怕是流行歌也行。这种教法挺新鲜的,毕竟很多地方都让你从枯燥的练习曲开始。他们有个学员,四十多岁的超市老板,就冲着能弹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来的,结果三个月真给练出来了。
他们的课程表看着就让人放心:
1. 前两周:主要教你跟钢琴做朋友,比如怎么放松手腕,怎么找中央C
2. 第一个月:左手弹和弦,右手能哼的旋律基本都能弹
3. 第三个月:已经可以试着双手合奏简单的《卡农》了
有个细节我特别喜欢——每节课最后10分钟,老师会弹段好听的旋律给你解压。用他们王老师的话说:"练琴不应该是受罪,得让耳朵先尝到甜头。"### 三、设备和环境怎么样?
说实话,刚开始我也担心培训机构的钢琴是不是二手货凑数。但去过他们教室的都知道,清一色的雅马哈立式琴,定期调音。最让人意外的是,他们给每个教室都装了静音系统,戴上耳机自己练琴时完全不会打扰别人。
有家长跟我说过件事:他家孩子特别内向,但在那个淡蓝色的琴房里,反而能放松下来弹琴。可能跟教室的布置有关系,墙上挂的不是严肃的音乐家肖像,而是学员们自己画的音乐主题涂鸦。
咱们实话实说,比网上找大学生家教贵,但比请音乐学院教授便宜多了。关键是他们的收费方式挺灵活:
我算过一笔账,如果每周坚持去,平均下来每小时也就比健身房私教课贵个奶茶钱。而且他们经常搞活动,比如介绍朋友来学,双方都能免一节课费用。
这点我可以打包票,他们的老师是我见过最有耐心的。有个从小学琴的李老师说过特别在理的话:"学琴最大的障碍不是手指不够灵活,是总觉得自己应该马上弹得好。"特别会鼓励人,哪怕你只比上次多弹对一个小节,老师都能找出具体的进步点表扬。
有次见到个六十多岁的阿姨,颤颤巍巍地弹《茉莉花》,弹错了就自己笑,老师也跟着笑,然后说:"您这个错音还挺有爵士乐味道的。"这种氛围,确实让人敢犯错敢尝试。
---
其实说到底,学乐器这件事吧,选对地方就成功了一半。吕梁贝多芬最让我佩服的是,他们真能把看似高深的钢琴艺术,拆解成普通人能够得着的小目标。要是你路过解放路那边,完全可以上楼要杯茶,听听琴房里传出来的声音——有的磕磕绊绊,有的已经像模像样,但都挺真实的。毕竟谁都不是天生就会弹琴,重要的是找个能让你享受这个过程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