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单说就是给钢琴""的医生。不过这个医生不用开药方,而是带着音叉、止音带、调音扳手三件套,把88个琴键的音高调到像军训列队一样整齐。举个栗子,中央C的频率应该是261.63Hz,要是检测发现变成258Hz了...得,这时候就该调律师上场了!
*钢琴密度全城最高:每平方公里超过50架钢琴,练手机会多到挑花眼
*老牌琴行扎堆:像珠江钢琴专卖店这种地方,经常能碰到二十年工龄的老师傅
*交通便利:地铁1号线沿线至少6家培训机构,下课顺道去买根调音扳手都方便
(小声说:去年有个学员在五大道给古董钢琴调音,意外发现了1937年的调律记录本,现在这本子都成教学道具了)
刚开始谁不是战战兢兢的?其实琴弦比想象中结实得多。有个学员第一次调音时紧张到出汗,结果发现拧了二十圈扳手,音高才动了一丢丢...
三个月能接立式钢琴的活儿,想调音乐会三角钢琴至少得两年。有个速成窍门——多去琴行蹲点,看老师傅怎么用"八度扩展法"快速定位问题音。
不是吓唬人,有些机构真的...咳咳。比如:
建议报名前一定要试听!最好能摸到他们教学用的钢琴,看看琴弦有没有生锈,榔头有没有蛀虫痕迹。
干了这行八年,最大的感触是:调律不仅是技术活,更是心理战。遇到过死活不承认自家钢琴走音的家长,也碰到过拿着节拍器跟你较真的老教授。这时候光会拧扳手可不行,得学会怎么用"您这琴保养得真好,就是最近湿度变化大了点..."这种话术。
最近发现00后学员有个通病——太依赖APP。有次考试,有个小伙子的手机没电了,对着标准音组居然听不出哪个是A4...所以啊,科技再发达,人耳+经验才是永远的王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