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突然停顿)等等,您是不是也觉得"学钢琴"听起来像天方夜谭?但就在宁波,这样的公益项目已经默默运行了7年。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,这座港口城市如何用黑白琴键奏响全民艺术普及的乐章...
2018年海曙区文化馆首次推出"钢琴角",工作人员自己都捏把汗:"没人来怎么办?"(笑)结果首期30个名额5分钟抢光,现在看看这些数据:
年度 | 教学点 | 受益人数 | 志愿者教师 |
---|---|---|---|
2018 | 3个 | 180人 | 12人 |
2021 | 11个 | 920人 | 47人 |
2025 | 19个 | 2100人 | 83人 |
(思考状)您发现了吗?疫情后增长速度反而加快,这说明什么?——老百姓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根本压不住啊!
1."+社区"毛细血管网络
从三江口到慈城镇,每个教学点都藏在15分钟生活圈里。记得有次去镇明路社区,看见穿睡衣的大妈边等孙子边练《献给爱丽丝》,这场面...(摇头笑)绝了!
2."阶梯式"体系
3.企业赞助的可持续密码
雅马哈捐钢琴、本地房企包场地,最绝的是有家琴行搞"钢琴认养"您猜怎么着?现在19台教学钢琴全是市民捐的二手琴!
(敲桌子)重点来了!公益钢琴课早就不止是教弹琴:
现在最头疼的是(掰手指):
1. 志愿者教师缺口达37%
2. 中级以上课程预约要拼手速
3. 北仑、奉化等新区覆盖不足
(突然兴奋)不过!听说教育局明年要推"进校园"计划,或许...(故意留白)
走在宁波老外滩,海风裹着钢琴声飘过来时,您会觉得——这座城市的艺术脉搏,正通过88个琴键传递给每个普通人。最后唠叨句:要是您身边也有想学琴的,不妨...(咳嗽)去文化馆公众号碰碰运气?
附录:2025年秋季公益钢琴课报名通道
(考虑到隐私就不放具体链接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