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为什么越来越多家长选择在奥体中心附近学钢琴?其实啊,这里藏着不少你可能没想到的优势。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,特别是给完全不懂钢琴的小白们说清楚,到底该怎么选、怎么学才靠谱。
先说个大实话,交通便利绝对是头号理由。地铁口出来走两步就到,接送孩子不用折腾。更关键的是,这里的培训机构普遍有个特点——教室特别大!你想想,放三角钢琴的房间能小吗?有些机构甚至直接用音乐厅当教室,那音效,啧啧。
还有个冷知识:奥运场馆改造的琴房,隔音做得贼好。隔壁打篮球的动静完全不影响练琴,这点其他商圈真比不了。
1.贪便宜报大课包
有些机构动不动让你买100节课,听着单价是便宜了,但很多人根本坚持不到一半。建议先买20节试试水,合适再续。
2.迷信外国老师
不是说外教不好,但有些老外教小朋友真的没耐心。反而本地老师更懂中国孩子的学习节奏,价格还便宜30%左右。
3.忽视课后练习
跟你说个真实案例:有个家长每周带孩子来上课,回家从不练琴。两年花了五万多,现在连《小星星》都弹不利索...
这个问题我被问过不下一百遍。简单来说分三种情况:
重点提醒!千万别信"钢琴"能替代老师,那玩意就是个高级玩具。我们工作室去年收过三台转卖的,都是买回家发现根本学不会的。
如果你是自己想学,记住这三个字:别着急。见过太多白领报班,恨不得三个月就能弹《梦中的婚礼》,结果指法全是错的。建议:
有个银行高管学员特别有意思,每次压力大就来弹《克罗地亚狂想曲》,现在成了他们年会的保留节目。
先说结论:除非要走专业路线,否则没必要死磕考级。现在很多机构把考级当摇钱树,让你反复考同一级别。其实钢琴学到能自娱自乐的程度,比硬考个八级证书实用多了。
不过要是孩子真的喜欢,考级倒是个不错的阶段性目标。只是要注意,有些野鸡考级机构给钱就过,报名前务必查清楚资质。
教了十几年钢琴,最大的感受是: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。见过太多被家长逼着来的孩子,最后琴没学好还留下心理阴影。现在有些机构动不动搞什么"军事化管理"我觉得特别扯——艺术教育又不是军训。
建议家长们放平心态,让孩子先感受到音乐本身的快乐。说不定哪天,你会在家里听到即兴演奏的《孤勇者》钢琴版,那可比考过十级让人欣慰多了。
最后说个冷知识:奥体这边晚上七点后经常能听到琴声,不是因为学生用功,是很多上班族下班后来放松。音乐这件事吧,本来就不该有那么重的包袱,你说是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