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现在常州钢琴机构多得跟春江路上的梧桐树似的。主要分三种:
有个冷知识:常州钢琴老师的持证率其实不到60%。所以别光看宣传册上那些"国际认证"直接要求看教师资格证才是正经。
碰到不少家长开口就问:"老师您教过多少学生拿十级证书?"要我说啊,这问题就跟问厨师"教出多少米其林大厨"一样外行。新手选老师得看这些:
1.会不会教成年人(如果你是的话):很多老师习惯教小孩那套,对成人学员反而没辙
2.示范能力:自己都弹不利索的,趁早绕道
3.教材选择:上来就让你买五六本教材的,八成是卖书拿回扣
我在青枫公园附近试听过一位老师的课,人家第一句话就说:"先定个小目标,三个月能弹《天空之城》主旋律就行。"你看,这才叫懂教学。
常州琴行的销售最爱说:"买琴怎么坚持练习?"别急,我给你算笔账:
建议:前三个月先租琴,确定能坚持再买。钟楼区有家琴行搞"转购"活动,租金能抵扣购琴款,这种就比较良心。
见过太多人抱怨:"都上课,怎么进步这么慢?",你想想:
有个数据挺有意思:每天练琴30分钟的效果,比周末突击3小时好两倍。所以固定练习时间特别重要,比如固定在晚饭后7-8点,形成生物钟。
常州家长特别爱问:"什么时候能考级?"吧,考级就像驾照:
我认识个退休阿姨,学了五年从来没考级,现在能弹整本《理查德克莱德曼曲集》,社区晚会次次请她表演。
很多人只盯着课时费,其实还有这些隐藏成本:
1. 调律:常州调一次钢琴300-500元,每年至少两次
2. 教材:正版书贵得吓人,《拜厄》一本就要七八十
3. 演出服:要是参加汇报演出,礼服又是一笔开销
有个省钱妙招:加入常州本地的钢琴学习群,经常有人转让二手教材,价格能砍半。
学了这么多年琴,我觉得常州钢琴培训最大的问题是——太着急。机构急着让你买课,老师急着赶进度,家长急着要成果。其实吧,钢琴这东西最忌"大跃进"慢就是快。
要是让我给新手一个建议,那就是:先找个能聊得来的老师。教学水平再高,沟通费劲也白搭。毕竟学琴是长期事儿,处得来比啥都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