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很多人都为没有考上本科而苦恼,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在读专科能报考自考本科吗?自考报名怎样搭配课程的问题。
其实在读专科生报考自考本科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:
在学校里面有学习的氛围,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,外在干扰因素相对较少;
对书本不陌生,学习能力和记忆力有一定基础;
在时间方面,在读专科生时间相对充裕,除去在校学习的课程外,其他时间都可以用来学习本科的知识等等。
建议有想法的小伙伴,可以大二就可以开始准备自考,等一年半自考本科考完后,大专毕业证也拿到了,同时也可以申请自考的本科毕业证。
自考报名课程搭配指南
二、自考报名课程搭配指南
1、理想状态
全国每年考2次,每次可以报考4科,最快可以2年通过自考;
上海、北京每年考2次,每次可以报考8科,最快可以1年通过自考;
广东每年考3次,每次可以报考4科,最快可以1年半通过自考;
江苏次数多每年考4次,每次可以报考4科,最快可以1年通过自考。
注意:这是绝对理想化的状态,因为考试院每年发布的考试计划都不同,有的科目可能1年才会安排1次,这次没报上或者挂了就要等。
2、搭配报考课程
报考课程搭配技巧:
一个专业,通常平均15科左右。其中3门公共课、4门学位课、8门基础课,另加本科毕业论文1篇或毕业设计1份,
第一年4月进度3/15,第一次报考选择英语、马克思、近代史三门公共课:
第一次参加考试一般只选公共课3门,这3门难度低、过关率高,在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复习时间也比较短。
英语基础薄弱者需要提前复习,理想情况一次通过,并且英语达到70分以上,为以后拿学位做准备。
第一年10月进度7/15,开始体验学位课和专业课:
选择报考2门学位课+2门基础课或1门学位课+3门基础课
第二次参加考试,4门报满。一般采取学位课搭配基础课的形式,不建议报3门以上学位课,难度太大。
每门学位课每天起码要保证1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,并辅之以真题、资料、笔记等方法。
第二年4月进度11/15,继续学位课和基础课
选择报1-2门学位+1-2门基础课
第三次参加考试仍旧4门报满,可以留足复习时间,学习方法如上。
第二年10月进度15/15,剩余科目完成
第四次参加考试将剩下的4门课程全部报上,通过后即通过完成所有自考课程。
总耗时2年达成!这是考完的时间哦,申请毕业也需要走流程的~
各位考生注意,在进行课程报考之前,一定先要充分了解自己所选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,了解这些课程的难度差异、属性分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