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城区这块儿简直是钢琴班的"字号聚集地":
新城区这几年冒出不少高端选择:
说真的,现在很多家长迷信"就是好"其实距离近更重要——毕竟刮风下雨送孩子上课时,你就懂了。
先问自己三个问题:
1. 是想考级还是纯兴趣?(目标不同老师教法差很远)
2. 能接受多远的路程?(超过3公里基本很难坚持)
3. 预算多少?(别笑,有人买了课才发现付不起钢琴租金)
我见过最惨的例子:有人报了年卡结果机构跑路,所以一定要:
"老师说我手小不能学?"
胡扯!我侄女小学二年级都能弹《梦婚》,关键看指法练习。倒是身高不足1米2的,建议先用电子琴过渡。
"家里没钢琴怎么练?"
大部分机构都提供练琴房,5-10元/小时。或者先买台二手电钢(注意!不是电子琴),1500左右就能用三年。
"学琴会不会太晚?"
去年有个退休阿姨在我们这儿学,现在都能给孙子弹《小星星》变奏曲了。记住啊,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又不是要去维也纳开独奏会。
有次我去暗访,发现某家机构用贴牌钢琴冒充进口货...所以一定要亲手按按琴键,声音发闷的绝对不行!
如果纯粹想培养孩子音乐素养,其实集体课比一对一更有趣;成年人想减压的话,找个年轻老师进步更快——他们更懂怎么让学琴变得好玩。千万别信什么"考五级"的鬼话,我见过最快的学生也花了八个月。
最后说个秘密:其实下雨天去练琴最有感觉,雨声和琴声混在一起,莫名治愈。当然这个纯属个人癖好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