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几年啊,河东区的钢琴培训班像雨后春笋似的往外冒。我观察了下,主要是这三个原因:
不过说真的,看到邻居家孩子弹《献给爱丽丝》特别羡慕对吧?先别急,咱们得把基础打牢了。
上周有个家长跟我吐槽:"机构说集体课培养竞争意识,私教又说一对一效率高,到底听谁的?"这么跟您分析:
培训机构特点
? 平均80-150元/课时
? 定期汇报演出(孩子容易有成就感)
? 进度要配合班级(快慢都不太舒服)
私人教师特点
? 完全定制化教学(比如专攻考级或兴趣培养)
? 时间灵活(疫情时还能视频教学)
? 好老师档期太难约(河东区的张老师预约排到明年3月了)
个人觉得啊,6岁以下建议先上班课,等确定孩子真有兴趣再转一对一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我见过太多家长踩雷了,咱们重点说说:
1.警惕"包过级":考级通过率≠教学质量,有些机构专门教应试曲目
2.别被"钢琴":教学用琴根本不需要十几万的施坦威
3.课时费不是越贵越好:河东区均价在120-200元之间比较合理
有个真实案例:去年王阿姨给孙子报了29800元的"班"老师连车尔尼599都没教完就跑路了...
光靠上课肯定不行,我总结出这些接地气的方法:
记住啊,每天20分钟坚持练,比周末突击2小时强十倍!
千万别当"人肉节拍器"!我建议这么做:
当观众:哪怕弹得再磕巴也要鼓掌
当学生:让孩子教你认五线谱(他们特有成就感)
当监工:盯着手指姿势吼"手腕又塌了"有个特别逗的事——李姐家孩子自从教会妈妈弹《两只老虎》,现在每天主动要求多练半小时...
说到最后啊,学琴真不是为了培养钢琴家。您想想,等孩子长大后在同学聚会随手弹段旋律,或者心情不好时能自己弹首歌解压,这多棒啊!关键是要找到那个",钢琴真好玩"的瞬间,您说对不对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