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2 20:55:17       共计:2214 浏览

地理区位与历史沿革

坐落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,校园占地面积达1500亩的保山学院,其发展轨迹与滇西地区的社会变迁紧密交织。前身为保山师范专科学校,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,实现了从师范类专科到综合性本科的历史跨越。

  • 战略区位价值:地处中国-南亚东南亚国际大通道要冲
  • 办学层次突破:2017年成为云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
  • 硬件设施升级:近五年累计投入3.2亿元改善教学科研设施

特色学科建设体系

如何破解边疆高校同质化发展难题?保山学院交出了独具特色的答卷。通过构建"性、区域性、应用型"度学科体系,打造出多个优势学科群:

1.边疆民族研究:云南省重点培育学科"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"2.跨境商贸:国家级特色专业"国际经济与贸易(缅甸方向)"3.生态环保:省级一流专业"生物科学与技术"| 学科类型 | 代表专业 | 建设成果 |

传统优势学科汉语言文学省级重点专业
新兴交叉学科数字媒体技术校企共建实验室
特色应用学科旅游管理省级示范实训基地

人才培养创新实践

在"立足保山、服务滇西、面向云南、辐射南亚东南亚"的办学定位指导下,学院形成了"融合"模式

  • 校地融合:与地方政府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
  • 产教融合:珠宝鉴定等专业实行"学徒制"跨境融合:中缅双语人才培养项目覆盖7个专业

为什么毕业生留滇就业率连续5年超75%?这得益于其独创的"边疆适应性"课程体系,包含跨境电子商务、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等特色模块,真正实现了"一个学生,带动一个家庭,影响一个村寨"的社会效应。

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

作为滇西民族文化研究重镇,学院建有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"滇西抗战文化研究中心"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《中缅跨境民族口述史研究》。其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主要体现在:

  • 建立傣族剪纸、彝族刺绣等非遗工作室
  • 编纂出版《保山民族志》等地方文化典籍
  • 每年举办"黎贡山文化论坛"在服务地方发展方面,学院的"教师培训计划"已覆盖保山所有乡镇,而"电商人才孵化项目"助力200余家涉缅企业拓展跨境贸易。

这所高原学府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"德尚学,知行合一"校训精神。当清晨的阳光洒在永昌会堂的飞檐上,当缅甸留学生的诵经声与本地学生的晨读声交织在一起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所大学,更是一座连接文明、传递智慧的桥梁。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培养了多少毕业生,更在于为这片土地注入了多少改变的力量。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