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接触的朋友可能觉得,学琴不就是按按黑白键嘛。其实啊,正规机构教的是这三样:
洋县"琴行"的王老师跟我说了个有意思的事:有个学员以为钢琴和电子琴是一回事,结果第一节课发现要同时看两行谱,当场懵圈。所以啊,千万别小看基础教学。
1."过级"陷阱:有些机构打着"过五级"的旗号,其实考级证书分很多种,要认准国家音乐家协会的
2.老师资质雾里看花:听说有机构把刚毕业的学生包装成"资深教授"要看老师的毕业院校和演出经历
3.钢琴质量猫腻:特别是集体课,要是用的琴键都按不下去,那真是...
我亲眼见过某机构用二手翻新琴,琴槌毛毡都磨平了还在用。建议试听时一定要亲手按按琴键,听听音色。
总有人问"我都二十多了还能学吗"这话说的——难道钢琴是少儿专属玩具?洋县"艺术"52岁的阿姨学员,现在都能弹《梦中的婚礼》了。关键看两点:
有个冷知识:成年人的理解力其实比小孩强,就是手指灵活度需要慢慢练。别被年龄吓住,又不是要当朗朗对不对?
洋县的行情大概是这样的:
类型 | 价格区间 | 适合人群 |
---|---|---|
大班课 | 80-120元/节 | 预算有限想试试水的 |
小班课 | 150-200元/节 | 想要点互动氛围的 |
一对一 | 260-400元/节 | 有特定目标的 |
提醒下,遇到那种要求一次性交全年学费的,可得留个心眼。去年就有机构卷款跑路的新闻,最好选按月缴费的。
说句实在话,报班只是开始。我采访过的优秀学员有个共同点——他们都把练琴当刷牙洗脸一样的日常习惯。有个在银行工作的小伙子,每天早起半小时练《哈农》,坚持了两年现在都能即兴伴奏了。
不过也别被吓到,刚开始每天15分钟就够。重点是要让手指记住键盘的位置,这个急不得。
很多家长一上来就问"要不要买钢琴"我的建议是:
1. 先确定孩子能坚持三个月
2. 考虑电钢琴过渡(预算3000左右够用)
3. 二手琴要带调音师一起去挑
洋县老城区有家开了二十年的琴行,老板特别实在,会直接告诉你哪些型号性价比高。这种老店往往比连锁机构更靠谱。
说真的,学钢琴最难的从来不是技术,而是战胜那个总想偷懒的自己。见过太多人一开始热情高涨,买了最贵的琴报了最贵的班,结果三个月后钢琴变成高级置物架。
要是拿不准主意,不妨先去琴行蹭节体验课。记住啊,好的老师不会一上来就推销课程,而是会先了解你到底想要什么。毕竟音乐这件事,终究是为了让生活多点滋味,又不是参加奥运会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