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解决个灵魂拷问:现在手机都能模拟乐器音色,干嘛非要花时间学钢琴?这么说吧,就像自热火锅和现炒的麻辣锅底,差别可大了去了:
(突然想到上周有个学员说,学了三个月终于能在家庭聚会露一手,结果亲戚们当场预约了明年生日会的伴奏...)
去过五六家琴房比较后,发现洛宁这边确实有套独特的"友好体系":
遇到过那种开口就是"要加强触键颗粒感"的老师没?在这儿绝对不会。他们的金牌教练王老师有句口头禅:"把琴键想象成QQ糖,按下去要有回弹的劲儿"瞬间就懂了是吧?
初级课表长这样:
1. 第1周:认键盘游戏(真有人把中央C当成普通C...)
2. 第3周:双手协调训练(左手画圆右手画方那种)
3. 第6周:人生第一首完整曲目(通常是改编版《小星星》)
他们的三角钢琴居然贴着"别怕我贵,尽管摸"的标语。后来才知道,所有琴键都调过力度,新手弹起来手指不会太遭罪。
他们的"碎片化练习法"挺有意思:
见过太多人因为"梦太遥远",其实吧:
最后说个真实故事:上个月有对退休夫妻来学四手联弹,现在天天在朋友圈晒合奏视频。你看,音乐从来不怕开始得晚,怕的是永远不开始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