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泼盆冷水——99%标榜"完全免费"课程,要么是卖琴的,要么是搞会员制的。但淮安还真有文化馆和社区搞的公益项目,比如清江浦区文化站的"银发钢琴班"(年轻人也能报),还有生态文旅区季度开放的市民课堂。这些课的特点很实在:
关键是这类课程不会追着你买5999元的"进阶私教套餐"表妹去年在万达那边报的班,结课时老师就说了句"有兴趣可以继续找我"清爽。
现在问题来了,满大街的"体验课"筛?分享几个血泪经验:
1.看场地:正规教室起码得有钢琴而不是电子琴吧?我去过一家藏在写字楼里的"钢琴教室"结果8个人轮流弹一台电钢...
2.试听课必须能碰真钢:有些机构前两节课只让看演示,这种直接pass
3.问清楚附加费用:比如教材费、空调费这些杂项
特别提醒!遇到要交"押金"千万警惕,淮安消协去年曝光过某机构收2000元"乐器维护押金"最后跑路的案例。
很多朋友抱着"弹《梦婚》发抖音"念头来学琴,结果...(此处省略心碎故事)。说点实在的:
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——淮安图书馆的免费钢琴区,工作日下午总有几个阿姨轮流练《致爱丽丝》,她们的方法特别聪明:把曲子拆成8个小段,每周死磕一段。
Q:免费课能学到什么程度?
A:文化馆的课程大概能让你:1)独立识谱 2)弹简单版《欢乐颂》 3)理解踏板基础用法。想弹《克罗地亚狂想曲》?得加钱...啊不是,得加练。
Q:老师会不会嫌弃年纪大的学生?
说实话有些商业机构确实更爱收小朋友,但社区公益课的老师反而觉得成年人专注力强。上次见到个65岁大爷从《小星星》开始学,半年后居然能弹《秋日私语》片段。
Q:左手协调不了怎么办?
这问题90%的新手都会遇到。有个野路子但管用的方法:先单独练左手时跟着唱旋律,把洗碗、追剧这些不动脑的时间都用来做左手空弹练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