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深吸一口气)说实话,第一次摸钢琴的时候,我连中央C在哪儿都找不着——你是不是也这样?更别提那些密密麻麻的五线谱了,看着就头大。但你知道吗,选对教材真的能让你少摔几个跟头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事儿...
先说我踩过的坑吧。刚开始跟风买了本《车尔尼599》,结果第一页就给我整不会了。左手伴奏型复杂得要命,右手旋律还带各种装饰音,练三天就想把琴盖给砸了。后来老师才告诉我:
重点来了:好的入门教材应该像爬楼梯,每个台阶高度不超过5厘米。
翻遍市面上二十多种教材,我做了个对比表格:
教材名称 | 适合人群 | 致命伤 | 隐藏优点 |
---|---|---|---|
《约翰·汤普森》 | 绝对小白 | 进度偏慢 | 卡通插图减压 |
《巴斯蒂安》 | 讨厌乐理者 | 分册太多 | 即兴创作空间大 |
《菲伯尔》 | 成人学员 | 价格较贵 | 配套视频救星 |
突然想起来有个读者问:"能不能直接弹流行曲集?"——别!那就像没学走路就要跑马拉松,基本功漏洞会要命的。
Q:为什么老师总让反复练《哈农》?
A:手指独立性训练是钢琴界的深蹲,虽然枯燥但能让你以后弹《野蜂飞舞》时不抽筋。不过现代教材会把这类练习藏在好听的曲子里。
Q:电子琴教材能用在钢琴上吗?
A:小心!电子琴教材往往省略力度标记,而钢琴表达情绪全靠这个。我有朋友因此弹了半年"铁掌水上漂"(突然拍大腿)对了!最近发现《钢琴之旅》这套书特别贼,它把音阶练习伪装成爵士小曲,让你不知不觉就把基本功啃下来了。
现在跟你说"坚持就是胜利"纯属耍流氓。根据我带过200+初学者的经验:
1.混合使用教材:主教材+兴趣曲集=防止抑郁
2.警惕网红推荐:那些标榜"学会"的,基本是卖课套路
3.必备工具书:《音乐术语词典》比你想的重要得多
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:与其纠结选哪本书,不如今天先把手型摆对。钢琴这事儿吧,最好的教材永远是下一个音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