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觉得反正都是黑白键,先买个电子琴凑合练。打住!这俩完全不是一回事。钢琴的力度感应和踏板系统是电子琴模仿不来的,你要是用电子琴练手,等换真钢琴时绝对会崩溃——就像用玩具方向盘学开车,上了真车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
重点来了:
这么说吧,就像学中文先认拼音一样,五线谱就是音乐的""别被吓到,其实就7个基本音,记住"每条线每个间代表什么音"。有个窍门——把高音谱号想成"高跟鞋"音谱号当"肚子"特别容易记。
遇到过那种一上来就让你买指定品牌钢琴的老师吗?小心了!靠谱的老师会先问:
我见过最坑的情况是,有个朋友被老师忽悠买了台三万多的钢琴,结果学了两个月就放弃。所以啊,建议先上体验课,看看老师是不是真能根据你的情况定制方案。
别笑,真的很多人这么干!结果就是手指像打结的麻绳,越练越没信心。正确姿势应该是:
1. 先练《哈农》手指操(虽然无聊但管用)
2. 然后啃《拜厄》基础练习
3. 最后才是简单的流行曲
这是通病!一段曲子弹不顺就重头来,结果前面弹得滚瓜烂熟,后面还是磕磕巴巴。聪明做法是:把难的小节单独拎出来,慢速练20遍,再接上下文。
弓着背弹琴的朋友注意了!错误的坐姿不仅影响发挥,还可能让你年纪轻轻就得脊椎病。记住三点:
1.教材购买:淘宝二手书能省一半钱,前人的笔记说不定还能帮你
2.调琴保养:新钢琴前三年每年调两次,之后每年一次就行(别被忽悠每月调)
3.智能辅助:用Simply Piano这类APP辅助练习,但绝不能完全依赖
有个学员分享的经历特别有意思:他用手机APP监测自己弹《致爱丽丝》,发现右手小指总是不自觉翘起来,改掉这个毛病后突然就流畅了。科技有时候真能帮大忙。
说实在的,学琴到第六个月是最容易放弃的阶段。这时候可以:
有个数据挺有意思:能坚持每天练琴的人,82%都有固定的练习时段。比如固定在晚饭后7点,形成生物钟后反而不用靠意志力硬撑。
很多家长问我"孩子多久能考过十级"跟问"多少饭能长到1米8"离谱。考级本身没问题,但要警惕:
我认识个钢琴老师说得特别对:"级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,而不是学琴的目标。
说到底,学钢琴最关键的既不是天赋也不是设备,而是用对方法+坚持练习。见过太多人一开始热情高涨,买了最贵的钢琴报了最贵的班,结果三个月后就找各种借口不练了。其实吧,每天认真练半小时,一年后你绝对能给自己惊喜。不信?现在就去找个琴行体验课试试,说不定今天就是你音乐人生的起点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