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单来说,就是给学员提供实战练习的舞台。和正式音乐会不同,这儿允许弹错音、可以看谱子、台下坐的全是自家机构的同学和家长。去年我们机构年终演出,有个小朋友弹到一半突然停下来问老师:"那段能重弹吗?"笑完还给他鼓掌——要的就是这种轻松氛围!
*破除心理障碍:很多人家里弹得挺好,一上舞台手指就僵得像冻住的鸡爪子。多演几次你会发现,手抖的毛病不知不觉就好了
*获得即时反馈:平时练习像闭门造车,演出时观众的呼吸声、掌声都是最真实的反应
*见证成长轨迹:我们机构有个妈妈每场演出都录像,两年下来做成合集,孩子自己看着都惊讶:"我真能越弹越好啊!" 三、演出前要做哪些准备?
千万别一上来就挑战《野蜂飞舞》,记住三个原则:
1.技术够得着:能流畅弹奏的速度再降10%,台上紧张会自然减速
2.长度适中型:3-5分钟最合适,太短没成就感,太长容易后半段垮掉
3.带点小亮点:比如加个装饰音或者踏板变化,让观众有记忆点
在家练习时:
后台候场时别傻坐着,可以:
上场后记住这个秘诀:前三个音定乾坤。深吸气,等心跳平稳再起手。我们有个老师说过特别形象的话:"弹错音就像走路踩到水坑,你越是盯着水坑看,越容易摔跤。"## 五、演出后该干啥?
先别急着跑,做好这两件事:
1.主动找老师复盘:不是问"弹得怎么样"这种空泛问题,要具体到"乐章转调那段是不是速度没稳住"2.建立演出档案:记录曲目难度、现场状况、观众反应。下次演出前翻出来看,比喝鸡汤都管用
要说最深刻的体会啊,演出最大的魔力不是展现完美,而是让学琴的过程变得肉眼可见。记得第一次演出我弹得稀碎,下台时却特别开心——原来在聚光灯下,连错误都会发光。现在每次看新学员战战兢兢上台的样子,就像看见当初的自己,这大概就是培训机构坚持办演出的意义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