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师让我把手放在膝盖上,突然说:"找找看,哪个键长得像巧克力夹心饼干?"我愣了半天才明白,说的是两组黑键中间夹着的白键——中央C。这个视觉记忆法太管用了,比直接告诉我"C4"理解多了。后来发现,很多钢琴老师都有这种接地气的小窍门:
大概第三节课吧,老师让我左右手同时弹不同节奏。我的天,脑子简直要分裂!右手数着"1-2-3"左手却在"1-2-3-4"结果两只手像吵架似的各弹各的。老师当时说了句特别实在的话:"急,你想想,婴儿学走路不也是先爬再站嘛。"突破方法意外地简单:
1. 先单手练到闭眼都能弹
2. 用手机录下单手演奏跟着合
3. 把速度调到慢得夸张(真的,节拍器调到40试试)
车尔尼599第19条,我管它叫"打结器"次练到火大,差点把谱子撕了。但后来发现个秘密:把枯燥的练习曲当成游戏关卡效果完全不同。比如:
有个月特别沉迷这种玩法,结果意外收到了老师的表扬:"最近进步神速啊!"你看,快乐学习真的不是鸡汤。
学琴半年时参加了学生音乐会,选的《献给爱丽丝》前奏部分。上台前紧张到疯狂默念"千万别弹成献给Alice(我同学的名字)"结果呢?弹到一半左手突然罢工,完全忘记下一个和弦是什么。你知道我怎么救场的吗?假装深情地重复了前两个小节,等记忆回笼——这招是看综艺节目学的急中生智。
表演后总结出几条血泪经验:
原本只是想学个乐器,没想到还附赠了这些技能包:
最神奇的是有次数学考试,遇到难题时脑子里突然响起练习曲的节奏,顺着那个韵律居然解出了题。这可能就是所谓的"激活全脑"?
如果你正在考虑学钢琴,或者刚坐上琴凳没多久,听我这个过来人唠几句:
现在晚上睡不着时,我还是会爬起来弹会儿琴。月光从窗户斜斜地照在琴键上,那些黑白分明的小方块仿佛在说:"来呀,再玩一会儿。"纯粹的快乐,大概就是坚持下来的最好理由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