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见的就三种:死工资、课时提成、混合模式。先说死工资吧,适合那种每天坐班8小时的集体课老师,优点是稳定啊,刮风下雨都有钱拿;缺点是...你懂的,弹得再好也就那点钱。
课时提成呢,现在满大街都是这种。举个例子,机构收学生300块一节课,给你分100,看起来挺公道是吧?但这里头门道可多了:
混合模式就比较灵活了,底薪+提成+奖金。我认识个老师,底薪2500,加上各种补贴每月能拿8000多,关键是她只教周末两天!
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。一般来说,机构抽30%-50%都算正常范围。不过要注意看他们提供的服务:
有个真实案例:某连锁机构抽成60%被老师集体抗议,结果发现他们包了所有乐器维护、比赛报名、甚至家长接送服务...这么算下来其实不亏。
自己接私活的朋友看这里!定价要考虑三个维度:
1.城市消费水平:二三线城市150-300/小时比较常见
2.专业资质:音乐学院毕业的可以多加50-100
3.教学成果:带出过考级学生的适当上浮
有个小窍门——先去打听下当地机构的收费,然后按他们价格的70%起步。别一上来就报低价,家长反而觉得你不专业!
这部分很多老师压根没想到。比如:
我认识个老师,光卖自己编的指法练习册,每月多赚2000多...
最后说点实在的,都是同行踩过的坑:
有个朋友去年遇到机构倒闭,三个月的课酬打水漂,现在她都要求每周现结。
说到底啊,钢琴老师既是艺术家也是生意人。别觉得谈钱俗气,咱们凭手艺吃饭天经地义。建议新手先摸清当地行情,遇到太离谱的薪酬方案,扭头就走准没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