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节课就开始的猫腻
很多老师会刻意放慢教学进度,比如:
有个学员跟我吐槽:"学了三个月还在弹《小星星》变奏,后来才知道老师是按课时算提成的..."## 那些年我们交过的智商税
买琴回扣比课时费还高
1. 老师推荐的"琴"溢价30%-50%
2. 所谓"进口"可能产自东南亚小作坊
3. 最坑的是分期付款陷阱,利息比信用卡还高
有家长做过对比,同一款珠江钢琴,琴行标价2万8,老师带去买变成3万6——多出来的8千去哪了?懂的都懂。
"音乐学院认证"别急,可能是:
去年某机构被曝光,所谓的"钢琴导师"是在泰国考的证,培训时长就两周...
遇到这些情况要警惕:
? 老师自己弹示范曲总出错
? 每次都说"姿势不对"但从不示范正确动作
? 布置的作业和上周一模一样
有个狠人学员录下课堂音频,对比发现老师教的《梦婚》指法全是错的——这曲子他教了八年啊朋友们!
Q:怎么判断老师真会弹琴?
A:让他当场视奏新谱子(别拿考级曲糊弄),能流畅弹完《克罗地亚狂想曲》的起码不坑。
Q:买琴一定要听老师的吗?
A:带个懂行的朋友去砍价,记住老师推荐型号后说"考虑下"找其他经销商报价。
Q:考级真的有必要吗?
A:如果是央音/英皇这类正规考级可以,但多数"速成十级"证书废纸一张,评委可能自己都弹不利索。
最后说句得罪人的:这个行业最魔幻的是——教钢琴的未必会弹琴,会弹琴的未必会教琴,而既会弹又会教的...大概率在音乐学院当教授,根本不屑赚你这点课时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