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现在街角的钢琴培训班,好像没以前那么热闹了。是大家突然不爱学琴了,还是这行业真的遇上寒冬了?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这事儿。
---
先说说现状吧,现在确实有不少琴行关门歇业,招生海报都褪色了还挂着。但这事儿吧,得从好几个角度来看:
1.家长的钱包变紧了
现在一节钢琴课动辄两三百,考级培训更是烧钱。经济形势摆在这儿,很多家庭首选砍掉的就是这类"刚需"。
2.电子产品的冲击太大
小朋友抱着iPad就能学音乐创作,谁还愿意苦哈哈地练《哈农》?有个真实案例:深圳某培训机构推出"钢琴+音乐编程"后,报名量直接翻倍。
3.考级光环褪色了
以前家长冲着考级证书拼命报班,现在985毕业生都在送外卖,谁还觉得钢琴十级是升学捷径啊?
---
不过话说回来,危机危机,有危就有机。我观察到现在做得好的机构,都在做这三件事:
-把钢琴玩出花样
杭州有家工作室把《孤勇者》改编成钢琴谱教学,孩子抢着来上课。流行曲教学的留存率比传统教材高40%。
-成人市场正在爆发
35岁白领学琴减压的越来越多。北京某成人钢琴班甚至要摇号报名,你说魔幻不?
-线上+线下混合模式
疫情期间催生的线上陪练没死透,反而进化成了"纠错+老师直播"模式,成本降了三分之一。
---
作为教了十年琴的老司机,我的观点可能有点反常识:现在反而是学琴的好时机。为啥这么说?
1. 师资更优质了
行业洗牌后,混日子的老师被淘汰,剩下的都是真才实学的。前几天去试听,发现老师居然会教学生用和弦给古诗配乐!
2. 价格更实在了
以前七八万的进口钢琴现在三四万就能拿下,很多机构还推出"共享钢琴",一小时才30块。
3. 学习方式更灵活了
YouTube上能找到郎朗的大师课,配合APP实时反馈,自学效果不比传统课堂差。
---
如果你正在犹豫要不要报班,听我几句大实话:
---
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:钢琴从来就不是必需品,但它确实是穿越时空的礼物。现在行业遇冷反倒是挤泡沫的过程,真正热爱的人,反而能遇见更好的教学资源和更纯粹的学习环境。至于那些关门的琴行?就像钢琴上的黑键白键——该留的留,该走的走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