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现在网上总有人争论"级到底有没有用"我说啊,关键看你想要什么。如果指望考个十级就能成钢琴家,那确实想多了;但要是把考级当成阶段性目标,它能帮你:
去年有个学员告诉我,她考完三级才发现自己以前弹的《致爱丽丝》全是错音,这就是考级最实在的价值——发现问题才能进步嘛。
看到这里你可能要问:"我自己跟着APP学不行吗?"当然可以,但考级这事儿吧,还真得找专业老师。好老师的标准其实特别简单:
1. 必须有考官资质证书(这个造假要负法律责任)
2. 最好是音乐学院科班出身
3. 带过至少3届考级学生
4. 上课会做示范演奏
有个坑得提醒你:千万别找那种只会说"多练就行"。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,有个孩子跟着野路子老师学了两年,考一级时评委直接说"手型全错要重学"## 三、每天练琴到底练些啥?
说到练习,很多家长都犯愁:"孩子每天坐琴凳上一小时,怎么进步还是慢?"这里分享个黄金30分钟分配法:
记住啊,盯着时钟练琴不如盯着问题练。上周有个学生突然开窍,就因为发现"原来练琴时要听自己弹的声音"。
考级最头疼的就是那几首指定曲目对吧?教你个三遍突破法:
1. 第一遍:像拆积木那样把曲子分成8小节一段
2. 第二遍:专攻容易卡壳的过渡小节
3. 第三遍:用手机录下来找茬
有个特别管用的技巧——把速度调到原速的60%来练。去年考八级的张同学就是这么练的,他说慢练时突然就理解作曲家想表达什么了。
考试紧张这事儿太正常了,我当评委这些年见过各种状况:有忘谱的、手抖的、甚至弹错调还浑然不觉的。这几个实战技巧你记一下:
最逗的是去年有个考生,紧张到把评委当成了钢琴,鞠躬时差点撞到人家怀里。所以啊,提前演练真的很重要。
最后咱们盘点下新手最容易踩的坑:
有个真实案例特别有意思:李同学考五级时非要选超出自己能力的《土耳其进行曲》,结果三个月的练习全用在"怎么把曲子弹完""弹好"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