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第一次摸钢琴键的时候,我连do re mi在哪儿都找不着。现在满大街都是"成钢琴"30天弹肖邦"可法式钢琴培训到底有什么不一样?咱们今天就用最糙的大白话聊聊这事儿。
法式钢琴为啥听着就贵?
先打破个误区:不是所有法国老师教的都叫法式钢琴。真正的法系教学特别看重这两件事:
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——长沙几家正宗法式工作室的学员,半年后普遍会出现"后遗症"听别人弹琴会不自觉皱眉说"音太硬了"不信你去五一广场那边的琴房转转,保准能逮到几个这样的。
新手最该躲的坑
我见过太多人一上来就问"能弹梦婚"法式教学最反感的恰恰是这种。他们常用的《勒穆瓦纳》练习曲,前二十首都枯燥得像白开水,但练过的都知道:
传统教学 | 法式教学 |
---|---|
强调曲目进度 | 死磕触键细节 |
追求考级证书 | 培养音乐审美 |
规整的手型 | 自然的重量转移 |
去年有个大学生跟我吐槽:"在法国老师那儿学了三个月,还在练抬手动作,但奇怪的是现在听自己以前录的音频简直想砸琴..."自问自答环节
Q:手法这么讲究,是不是特别难?
A:恰恰相反!法式入门反而轻松。他们不要求你马上够八度(手小党的福音),像长沙Bonjour钢琴塾就用改编的《小星星》教触键,我亲眼见过五十岁阿姨第一节课就能弹出绒布般的音色。
Q:教材会不会很贵?
A:别被"进口"到。常用的《钢琴技巧ABC》淘宝三十多块,关键是老师怎么教。雨花区有家工作室甚至用红酒软木塞当教具,专门训练手指放松——这很法国。
Q:成年人手指僵硬怎么办?
A:法国人根本不信"童子功"。他们有种"反向练习"比如弹音阶时故意放慢到一分钟弹八个音,重点感受每个关节的联动。开福区那位戴眼镜的Pierre老师有句名言:"不是打字机,你的手指得学会呼吸。"现在说说你们最关心的——长沙这些法式机构到底怎么选?我建议先试听,重点观察三点:
1. 老师示范时会不会边弹边哼旋律
2. 是否允许你用不同的力度弹同一个音
3. 有没有专门针对音色的形容词库(比如"色"雾面银")
对了,最近岳麓山脚下新开的那家,休息区居然配马卡龙和伯爵茶...这很法式。不过要我说啊,与其纠结"不正宗"直接去摸把琴。就像我法国老师常说的:"钢琴不是摆在博物馆里的瓷器,你的手汗和指纹才是最好的包浆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