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以为学钢琴就是对着琴键死磕《致爱丽丝》,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阿城这边的培训机构,早就把课程拆解得特别友好:
有个四十多岁的学员跟我说:"原来以为要先学五年才能碰流行曲,结果第二个月老师就让我弹《成都》了..."## 二、怎么选培训机构不踩坑?
在阿城转一圈能看到至少二十家琴行,这几个判断标准特别实用:
1.看钢琴品牌:要是用的全是杂牌琴,建议扭头就走
2.试听课内容:一上来就让你买100节课的,八成有问题
3.老师演示:自己都弹不利索的,教人肯定够呛
有个特别逗的现象——很多家长冲着"音乐学院毕业"报名,后来发现教得最好的反而是本地师范毕业的老师,为啥?因为更懂普通人学琴的卡点啊!
得给你们泼点冷水,有些宣传听听就好:
不过话说回来,去年有组数据挺有意思:阿城成人学员里,能坚持半年以上的占比67%,比少儿学员还高8个百分点。看来我们成年人要么不学,要学还真能咬牙坚持。
除了课时费,这些隐形消费得提前知道:
我认识个开培训机构的老板说过大实话:"其实最赚钱的不是学费,是卖钢琴的提成..."所以遇到疯狂推销乐器的,自己长个心眼。
现在网上教程一抓一大把,但根据我的观察:
有个95后姑娘试过三个月自学,后来和我说:"看视频觉得自己弹得挺好,直到去琴行才发现左手根本没用上力...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