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深吸一口气)说实话,每次看到朋友圈有人晒弹钢琴的视频,心里都痒痒的对吧?但一想到自己连五线谱都看不懂,手指头跟熊猫爪子似的僵硬...等等!先别急着打退堂鼓,今天咱们就来掰开揉碎说说,钢琴入门那些你以为知道其实完全搞错的事儿。
熊猫钢琴培训这些年见过的学员啊,80%都卡在相同的误区里。比如有人觉得「必须从古典乐开始学」,还有人坚信「每天要练够4小时」...(摇头)这些坑咱们待会儿重点说。现在先回答最急迫的问题:
首先得承认,小朋友手指确实更灵活。但成年人也有碾压式优势啊!比如:
(突然拍桌)对了!说到选曲,特别提醒新手:别一上来就挑战《野蜂飞舞》!就像让熊猫第一天学爬树就挑战10米高的桉树,不摔才怪...
这个问题简直每周都有人问。直接上对比表:
对比项 | 入门电钢(3000档) | 专业机钢(3万+) |
---|---|---|
触键反馈 | 模拟重锤 | 真实木槌 |
邻居容忍度 | 可插耳机 | 建议做好隔音 |
维护成本 | 基本免维护 | 每年调律2次 |
(挠头)其实吧...如果只是想知道「自己能不能坚持」,租琴或者买二手电钢最划算。我们有个学员用800块的二手琴,半年后直接考过三级,现在人家换施坦威了。
(突然笑出声)这么说吧,就像要求每个四川人都得会变脸——完全没必要!钢琴入门只需要:
1.相对音感:能听出do和sol谁高就行
2.节奏感:可以跟着《最炫民族风》抖腿就算过关
3.肌肉记忆:这个真的全靠重复练习
重点加粗:前三个月重点攻克《小星星》变奏版,比死磕音阶有用十倍!具体练法后面详细说...
(掏出小本本)这是熊猫培训统计的学员数据:
发现没?短时高频才是王道!就像熊猫每天啃竹子锻炼咬肌,咱们可以:
(突然压低声音)再说个行业内幕:很多老师要求每天1小时,是因为...算了这话不能说太明白。
见过用健身环减肥成功的,但没见过靠《钢琴块》成为演奏家的。不是说APP不好,而是缺了:
不过要是配合线下课使用,比如用APP辅助认谱...哎这个倒是可以展开说说。
(左右张望)这么说吧,就像让熊猫参加爬树考试:
重点是什么?千万别为了考级而考级!见过太多人拿到十级证书后...只会弹考级曲目。不如老老实实先学会即兴伴奏,至少聚会时能露一手。
小编最后说句掏心窝的:钢琴这东西吧,说难也难,说简单也简单。关键看你能不能接受「前三个月弹得像熊猫敲键盘」这个过程。反正我们工作室墙上有句话:「弹得难听是必经之路,但不是终点站」——这话谁说的?咳...就是上周那个能把《梦中的婚礼》弹成《噩梦进行曲》的学员,人家现在可是能开小型演奏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