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在厦门鼓浪屿这个钢琴密度全国第一的小岛上,平均每3户人家就有一台钢琴。如果你也想过"面朝大海弹肖邦"的生活,这篇纯干货指南可要收好了——咱们不整虚的,直接上硬菜!
(突然停顿)先别急着报名,咱得把这事儿捋明白。岛上300+钢琴培训机构可不是随便选的,得看看这些门道:
不过嘛...(挠头)岛上潮湿天气对钢琴保养要求高,这点后面会细说。
刚来的小白最容易踩这三个雷区,咱一个个拆解:
(笑)这么说吧,上周有个机构打广告"三天教会《致爱丽丝》"学员左手右手都分不清。钢琴是肌肉记忆,就像学骑自行车,再厉害的教练也不能替你蹬踏板对吧?
比较实在的进度参考:
这是个现实问题...(思考状)建议先租!岛上琴行有这种服务:
有个真实案例:去年王阿姨图便宜租了不带防潮管的,结果琴键都长蘑菇了(没夸张)。
这儿有个冷知识:下午4-6点的课最难约!因为:
重点来了!记住这个"看三问"口诀:
看资质:
问细节:
有个小窍门:偷偷观察教室隔音棉厚度,舍得在硬件花钱的机构一般错不了。
在鼓浪屿学琴有个特别福利——露天演奏会!每月末在菽庄花园有学员展示,对着大海弹琴的感觉...(回味状)这么说吧,去年有个北京来的程序员,第一次演出完哭着说"比敲代码爽一万倍"。
不过要提醒:
教钢琴的老李头说过句话特别在理:"琴键就像人生,黑键白键都得按,才能弹出好曲子。"在这儿学琴最宝贵的不是技巧,是那种...(寻找合适词汇)对,是"下来"。
最后说个冷知识: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里那台1872年的施坦威,至今还能弹出《鼓浪屿之波》。你看,有些东西经得起时间考验——比如热爱,比如从零开始的勇气。要不...下周来试节课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