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觉得钢琴必须十年磨一剑,其实每天高效练习45分钟,比漫无目的弹3小时强得多。2020年疫情居家期间,有个武汉的护士学员就验证了这点——她利用隔离期跟着我的直播课,硬是把《卡农》弹得像模像样。
速成的关键在三点:
那年头特别流行"钢琴"说实在的,两千多的电钢足够新手造了。重点看这三个指标:
1. 键盘配重(必须带重力感应)
2. 音源采样(德国品牌音色更真实)
3. 踏板接口(后期进阶必备)
顺便吐槽下,见过太多人买完上万的立式钢琴,结果成了晾衣架...真的,咱先培养兴趣再升级装备不迟。
有个北京大学生让我印象深刻——他每天雷打不动做这三件事:
重点来了:千万别一上来就双手合奏!先右手旋律练到能哼唱,再加左手,这法子比硬啃效率高30%。
2020年有个常见误区:过度依赖APP跟灯。说实话,那玩意就像自行车辅助轮,用久了反而不会看谱。建议:
还有个冷知识:练琴时开节拍器60速度,比不开快2倍进步。别问为啥,试试就知道。
说个真实案例:上海退休阿姨组了个"红钢琴局"视频晒进度。你看,找到同频伙伴特别重要。另外可以:
要是哪天特别不想练,有个邪招——只弹5分钟。结果往往弹着弹着就超时了,这心理战术百试不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