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思考几秒)说实话啊,现在做钢琴培训还真不是摆几台琴就能赚钱的年代了。去年全国新增了2300多家琴行,但倒闭的也有...(翻资料声)大概1800家?这个行业就像肖邦的夜曲——听起来很美,弹不好可就全是杂音。咱们今天就用菜鸟能听懂的大白话,掰开揉碎说说这里头的门道。
---
先看组硬核数据:
城市级别 | 每万人钢琴保有量 | 年均学费支出 | 竞争饱和度 |
---|---|---|---|
一线城市 | 42台 | ¥6800 | 红海 |
新一线 | 28台 | ¥5200 | 蓝海 |
三四线 | 15台 | ¥3800 | 真空地带 |
(突然停顿)等等,你是不是觉得三四线最好做?别急...这些地方家长更认「包过级」的野路子老师,正规军反而要花3-6个月教育市场。我认识个嘉兴的老板,前半年都在免费办音乐会,现在学员续费率冲到87%——这招狠不狠?
---
1.场地选择:商场店看着高端?每月15%流水抽成教你做人(苦笑)。居民区底商+学校3公里内才是王道,比如...
2.教师管理:别信什么音乐学院毕业就厉害。试讲时重点观察:
---
(左右张望状)说个行业内幕:单纯靠课时费的都是老实人。知道为什么高端机构必须卖「录音棚体验课」吗?因为:
1. 家长朋友圈晒娃弹琴的虚荣心=298元/次
2. 后期制作服务毛利率接近70%
3. 自动生成考级视频的业务...(被消音)
(突然正经)当然合规是底线!建议搭配这些正经增值服务:
---
最近总有人问我:"那个智能踏板会不会取代老师?"点燃烟斗状)这么说吧:
重点来了——采购系统时要测试:
□ 能否识别《黑键练习曲》的错音
□ 会不会把孩子的哼唱记成音符
□ 家长端能不能生成"很专业"的周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