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以为报个班就是学"弹曲子"上了三个月还在啃《小星星》。其实啊,正规钢琴课应该包含三大模块:
浦东某机构去年做过实验:两组学员,A组只教弹奏,B组按三模块教学。半年后,B组学员的视奏速度比A组快3倍——这就跟学做饭先认调料一个理儿。
静安区有家机构挂"音乐学院教授授课"上课的是在校大学生。挑老师记住这几点:
1.看资质证书(别信"大赛获奖"要中央院/上音考级考官证)
2.试听课盯细节(好老师会纠正你坐姿和手型)
3.警惕打包课(说买100节送20节的,八成要跑路)
有个真实案例:徐汇的王阿姨花2万买了私教课,老师第三个月就说去国外进修了...所以建议选有实体教室的机构,至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对吧?
预算5000以下建议选带重锤的电钢(比如雅马哈P系列),别被商家忽悠买杂牌智能琴——那玩意儿就是个带喇叭的iPad。要是家里地方大,二手日本原装立式钢琴(3万左右)比国产新琴靠谱得多。
有个冷知识:上海音乐学院周边琴行能租到月付500的施坦威,适合想体验顶级手感的朋友。
你以为学钢琴就是烧钱?太天真了!上海有些隐藏玩法:
我认识个程序员小哥,学了两年就去爵士酒吧兼职弹伴奏了,时薪比写代码还高...
黄浦区去年有家长投诉,某机构宣称"智能纠错"结果把孩子的折指都判定成正确手型...
说到底啊,在上海学钢琴就像吃本帮菜——得找对馆子,还得知道自己好哪口。有人追求考级证书,有人就图个自娱自乐,没有高低之分。重要的是,别让钢琴变成另一个吃灰的健身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