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泼盆冷水——不是所有挂着“免费”招牌的都能随便进。乐山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:
1.文化馆公益课:每月15号开放报名,得拼手速
2.琴行体验课:通常就前3节免费,后边你懂的...
3.大学生家教:师大音乐系学生搞的实践项目,时间特别飘忽
重点来了:要押金的全是坑!去年就有机构打着免费名义收2000押金,最后卷款跑路的。
我替你们试过了,第一节课上老师说的最多的话是:“别用指甲戳琴键!”其实吧...
观察了二十多个放弃的学员,发现关键问题在这:
1.时间管理:90%的人卡在“明天再练”
2.设备误区:用电子琴练机械钢琴手感(差别比火锅和清汤还大)
3.预期偏差:想着速成《梦婚》结果还在练音阶
有个真实案例:外卖小哥王师傅,每天利用午休在文化馆练20分钟,半年后居然能给女儿弹《虫儿飞》了。
Q:免费课老师会不会敷衍了事?
A:公益课老师反而更耐心——他们多数是退休老教师,就图个传承音乐的乐呵。但琴行体验课的老师...嗯你记得他们是要冲业绩的吧?
Q:没有钢琴怎么练习?
A:文化馆有项隐藏福利:优秀学员可申请晚间琴房使用权。还有个野路子——去商场蹭展示琴,亲测下午三点人最少。
别被“免费”俩字忽悠了,重点是要找到持续性的学习路径。乐山图书馆三楼那台老钢琴,每周三下午总空着,你要不要试试看?说不定下个在那儿弹奏的人,就是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