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南京现在每三个想学钢琴的人里,就有一个因为"五线谱"手指不听使唤"理由放弃了。其实啊,这事儿就跟学骑自行车一样——看起来难,但找对方法真的能速成。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聊聊,在南京这个遍地都是琴行的地方,怎么避开那些坑,高效把钢琴给拿下。
先说个真人真事:新街口那边有个妹子,花两万八买了台进口钢琴,结果学了三个月连《小星星》都弹不利索。后来才发现老师是教爵士钢琴的,根本不会教零基础...
第一个坑:盲目追求高端设备
第二个坑:没搞清自己的学习目标
有人就想弹个《梦婚》,非要按考级路线走;有人想考音乐学院,却跟着网红老师学即兴伴奏...
第三个坑:练习方法全是错的
最典型的:
1. 死磕整首曲子不分手练
2. 从来不慢练
3. 练琴时手机放琴盖上(这跟边减肥边喝奶茶有啥区别?)
去年有个调查挺有意思——南京钢琴老师里,65%都是学前教育专业转行的。不是说他们教得不好,但...你品,你细品。
关于上课频率
每周两节45分钟的课,效果绝对比一节90分钟的好。知道为什么吗?因为肌肉记忆需要间隔重复。
关于教材选择
别一上来就《哈农》,试试这个组合:
说到这儿肯定有人要问:"那线上课和线下课哪个好?"
Q:每天练多久才够?
A:记住这个公式:有效时长=专注时间×正确方法。哪怕每天20分钟,只要做到:
Q:手小的人是不是学不好钢琴?
A:拉赫玛尼诺夫手能跨12度,周杰伦只能跨8度——影响他成为天王了吗?关键是学会转指技巧和踏板运用。
Q:年纪大了学琴会不会太晚?
A:南京艺术学院去年收了个62岁的阿姨当旁听生,现在能弹《献给爱丽丝》全曲。她跟我说秘诀就三个字:"别着急。"
见过太多人把学钢琴想得太神圣,其实吧,就跟学做菜一个道理——开始可能会切到手,但坚持炒一百个菜,怎么也能整出几个像样的。南京仙林有家工作室我特别推荐,他们搞了个"30天解锁《菊次郎的夏天》",用的就是拆解动作那套方法。最后说句实在话:选老师别看头衔,去试听时重点观察他会不会把复杂的东西讲简单,这才是真本事。